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黑龙江加大对企业扶持和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
温情施策,推动能就业就好业
记者 曹曦

    ■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就业

    本报讯(记者 曹曦)“黑龙江的一系列就业好政策带着人情味,很有温度,让我有了更适合自己的选择。”近日,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20级机电专业学生刘书含讲起自己的就业经历,很是开心。

    “稳就业21条”“人才振兴60条”等一系列政策给黑龙江2024届30.9万名高校毕业生吃了定心丸。刘书含就是受益于这些就业政策的毕业生之一,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他认真研究了哈尔滨市《人才新政30条》对本科毕业生的优惠政策,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目光对准了一些本地企业。经过认真筛选,了解到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对国家核潜艇发展的贡献与自己从小就有奉献国防的愿望不谋而合,在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后毫不犹豫地正式签约。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扶持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力度,黑龙江出台“来省留省就业14条”,引导更多毕业生留在黑龙江就业创业。“去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火爆带火了旅游业,这让我坚定了留在家乡工作的决心,很多岗位都很适合自己。”黑龙江职业学院招聘会现场,209家精选企业提供了8000多个就业岗位,来自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王梓瀛说。

    黑龙江坚持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蓄势赋能,兜牢就业底线。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省长梁惠玲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部署,并深入高校调研,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要日程。统筹资源力量,拓宽就业渠道,做实就业服务,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协同,合力发力,精心护航毕业生好就业、能就业、就好业。

    近日,“黑龙江大学—佳木斯大学就业工作结对帮扶交流座谈会”在佳木斯大学召开,既有《用好“四字诀”,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分享,又有《职业环境变迁与就业信息利用》的专题讲座,给师生带来了“传经送宝”的秘诀。据了解,“结对帮扶”是黑龙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又一政策,该省组织11所省级就业示范校与基础薄弱高校结对帮扶,实现资源共享、能力共建,推动高校整体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在拓渠道、拓岗位、拓空间。”黑龙江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雒文虎介绍,黑龙江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率先制定学科(专业)招生计划调减原则,从源头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实施“振兴龙江”专项招生,打造“入学有岗、毕业有编”的定向人才培养模式。举办“市委书记进校园”“东北三省一区招聘活动月”“情系黑土地·就业在龙江”等留省主题招聘会2300余场,提供岗位信息51万余条。建立留省就业奖励机制,向留省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或虽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但同比正增长的高校发放留省就业专项奖励资金3300余万元。

    “就业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为此,黑龙江还创新研发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管理系统,实现了“精准确认、靶向帮扶”功能,为困难毕业生提供“智能、精准、高效”的就业信息化服务,全面落实包干责任制,有效支撑困难毕业生群体充分就业。目前,全省高校应用系统率已达100%,为1.9万名困难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5.8万次。

    除了政策赋能,黑龙江十分注重挖掘资源,强化岗位供给。雒文虎指出,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瞄准黑龙江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开源拓岗,重点关注落实率低的院系和专业,确保高质量完成“3个100,1个35”目标任务。积极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万企进校园”“就业促进周”等活动,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推介力度。黑龙江将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岗位招考提前至毕业生离校前,提供政策性岗位4万余个。大力推动书记校长“直播带岗”“访企拓岗”,省厅带队、协作体组团、高校走访企业1.4万余家,同比增加2500余家,增幅21.76%,开拓就业岗位20.1万余个,同比增加5.7万个,增幅39.3%。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