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融媒体视角下党建“三网”协同育人
张娇

    站在全媒体迅猛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实现了高效整合,衍生出融媒体的概念,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注重强化网络育人意识,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赋能,通过践行“一线规则”、推进“五育”并举、打造宣传矩阵、夯实服务保障等,坚持将党建工作贯穿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中,力求构建多层次、多维度、多元化的高校党建协同育人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凝聚育人合力,巩固提升育人实效。同时,为筑牢党建育人新阵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质增效,学院始终将理论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立足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凝聚系室部门、师生支部的育人合力,优化搭建党建共育和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探索网络时代对高校青年的价值生成带来全新挑战的应对路径,从“人网”“天网”“地网”三个层面创新构建党建“三网”协同育人模式,教育引导全院师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纵深推进学院党建工作与中心发展任务的高度对接、深度融合。

    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党建工作队伍,构建坚实的“人网”

    党建工作队伍是开展党建工作的主体,只有吸纳选育政治站位高、专业能力强的精兵强将,持续优化队伍结构,才能实现新时代高校育人新要求。因此,学院因时而进,加强对优秀党建工作人员的“育选管用”,从根本上织牢党建育人的“人网”,为党建育人工作提供有力的教育资源保障。一是通过聚焦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师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将党建、团建和队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夯实育人工作基础;二是注重媒体融合发展新技术,推进“互联网+”党建队伍建设工作,比如通过组织党建工作人员参加各类党建管理经验分享、融媒体技术能力和新闻知识素养等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党建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融媒体意识,深化实施“领航计划”,培育“融媒体+党建”工作团队,实现融媒体与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充分激发党建工作人员的示范引领力;三是注重加大对校园主流舆论阵地“捍卫者”的培育,提升党建工作人员的政治站位和业务能力,比如通过选聘政治可靠且能够熟练应用网络语言的党建工作人员,建立以“党建+”为指导的融媒体宣传管理团队,结合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发展需求、党建工作创新趋势,依托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方针政策、主流价值观等进行广泛宣传,高质量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提高网络党建育人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优化整合党建融媒体教育管理平台,形成全面覆盖的“天网”

    学院注重因势而新,发挥专业优势,突出工作亮点,将传统线下工作模式与创新线上工作高效整合,打破党建工作和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拓展党建工作新阵地,促进形成有深度、广度、亮度、温度的党建育人工作格局。一是把党管媒体延伸到新媒体领域,通过整合学院报、网、端、微、屏、播等资源,不断提高媒体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优化党建融媒体教育管理模式,广泛宣传党管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畅通师生交流通道,发出主流声音,释放正能量,推动党建育人工作润物无声地深入到师生的学习生活中。比如依托党团支部、系室,通过微信公众号、B站等网络平台,推出“党员故事汇”“行走的党课”“国旗故事会”等特色专栏,深挖红色资源、创新实践形式、充实学习内容,将党建知识和发掘出来的师生自己身边的党员故事和榜样力量,以音视频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鲜活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师生将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提升自身党性修养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强化党建育人实效。二是利用党建融媒体教育管理平台,在开展信息化、智慧化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持续优化大思政课程设置,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部署,比如借助“云班会”“云家访”“云培训”“云直播”等创新形式,开展思政课程、专题讲座、专题培训等党建实践和学习交流活动,为师生党员搭建互动平台,增进师生情谊和价值认同,鼓励学生配合专业教师实践专业所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培养立场坚定、能力突出、素质过硬的新闻人才。

    推进党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织牢党建育人工作的“地网”

    学院注重因事而化,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原则,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基本立足点,及时梳理总结工作经验,固化工作成果,巩固长效化党建制度建设,指导党建实践向纵深推进,充分实现育人效能。一是学院始终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师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媒体时代开展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勇于做出改变和创新,将党建工作过程中的成熟思想、成功做法上升到制度层面,从组织结构、评估反馈、制度规范等各方面做好系统性优化,助力提升党建育人工作质效;二是动态优化并严格落实党员互动机制,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及时掌握师生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真实想法,并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在实践中落实落地;三是优化融媒体平台监管制度,不断增强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能力,严格对信息发布主体和内容的管理,畅通沟通反馈渠道,比如通过网络舆情监管制度有意识地引导师生党员增强自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理性表达观点,避免盲从、冲动发言等状况,充分保证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内容传播的及时性、正确性、导向性;四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注重结果运用,建立党建工作考评、激励配套制度,以促使党建工作者积极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激发工作热情,助力党建工作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整体提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遵循“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事而化”的规律,不断强化融合思维,充分利用融媒体育人优势赋能党建工作实践,持续探索打造专业化党建工作队伍、整合党建融媒体教育管理平台、巩固党建制度体系建设的方案策略和实践路径,形成学院党建“三网”协同育人矩阵,提升学院党建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转化实效,推动学院党建和中心工作互融互促的良好局面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张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