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以“敦亲、重义、诚信”为校训,秉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值得终身回忆的优质九年一贯制教育”的办学理念,以“礼和”文化为引领,积极倡导和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走出了一条劳动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农耕种植,特色活动,丰富生活体验
学校坚持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开发了从小学到初中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和乐”田园劳动课程体系,通过“一体两翼”,即以种植实践课为主体,以特色活动和学科融合为两翼,构建特色课程群,开展劳动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学校依托“范蠡农耕园”劳动实践基地种植项目,开发了包含种植实践、劳动收获、课外延伸三大板块的校本教材,打造学生劳动实践模式。
首先,学校在种植实践课程中遵循劳动规律,坚持实践体验,把劳动实践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将校外11亩“范蠡农耕园”劳动实践基地按班级划分成若干种植区域,每个班级有一块责任田,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亲历一种蔬菜或者瓜果的种植全过程,学会翻地、晒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灭虫、收割等劳动技能;认识锄头、镰刀等传统农具,学习农具的使用方法;结合二十四节气等知识,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劳动收获课程中,每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劳动实践过程,如借助文字和图画等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劳动过程,或者写下劳动心得体会等;在课外延伸中,学校要求学生每周参加家庭劳动,参与社会实践劳动等,并做好相应记录。
其次,围绕农耕园种植的不同阶段,学校精心设计“劳动周”“收获节”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学校每学期定期安排一周时间作为劳动周,每个班级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如在学校食堂协助洗菜做饭、帮助清洁工人打扫校园卫生、承包家庭家务劳动、进行社会劳动实践体验等。
在每年“收获节”,实践基地项目组的教师教学生用自己种植出来的蔬菜烹饪菜肴、包饺子,赠送给社区老人;或者把亲手培育的水果、蔬菜送到市场上义卖,将义卖所得钱款赠予“手拉拉”学校的学生;或者让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送去慰问军区基地的战士们。
特色活动不仅拓宽了劳动实践途径,也丰富了学生的劳动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创造和发展。
学科融合,课题研究,促进人才培育
学校还尝试打破学科壁垒,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实现课程融合,促进劳动教育实践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例如,劳动教育和语文教学结合,把种植日志的写作和语文作文相联系,增加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储备;劳动教育和数学结合,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农耕实践的播种数量、定植间距、蔬菜分配中;劳动教育和美术、计算机等学科结合,学生在菜地里写作、摄影,或者进行电脑绘画,开通种植博客等。
此外,学校开展“五彩小课题”展评活动,学生将劳动实践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并撰写成小课题进行评比,进一步激发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动力: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开展“菌菇培育”和“中国结编织”活动;物理课上,学生种植金银花、薄荷、紫苏等中草药,进行纯露的提炼,尝试用中草药做美食;科学课上,学生开展孵蛋器“孵小鸡”和老母鸡孵小鸡的对比研究,开展“三角插折纸”“钻石贴画”“魔术气球”“酿桂花蜜”“自制花露水”“水晶滴胶”“养蚕养蜂”等活动。
在养蚕活动中,师生共同学习制作蚕丝扇、抽丝剥茧制作蚕丝被等;在养蜂活动中,学校邀请农业部门养蜂专家来校进行养蜂实践指导,学生学习诱蜂、防治病虫害等知识,把对蜜蜂的喜爱投入到养蜂劳动中,以及学习用蜂巢熬制蜂蜡,用蜂蜡、蜂蜜、蚕丝等材料制作蚕丝手工皂,用蜂蜡、蜂蜜等可食用材料制作润唇膏等。
2023年4月,教育部门领导来学校考察劳动教育。在展示活动现场,学生就蜂箱的制作、蜂蜜酿制的整个过程和学校农耕园芝麻采摘、晾晒和前期处理过程等进行视频展示,还现场展示了古法舂芝麻,用蜂蜜搅拌、搓芝麻球等技艺。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23年5月,省级少先队课题“依托范蠡农耕园进行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和乐’田园劳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被立项为常州市高品质项目;“依托‘范蠡农耕园’建立田园课程,提升学生品格的实践研究”“农耕劳作,以劳动实践促品格提升”相继被立项为武进区品格提升工程。
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史俊 吴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