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千年文化传承中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字里行间的韵律美、意境美、文化美、情感美历经千年依然感染着世人。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深刻把握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要求,采取多种灵活多样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促进语文课堂与古今诗词有机融合,推动学生由简单地认识了解诗词到深入地感悟体会诗词,让学生通过领略诗词之美,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思辨力、求知力和感知力,真正地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到课堂教学实处,使学生通过诗词的学习获得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长足发展和全面进步。
在诗词的韵律美中提升创造力
诗词有着优美的韵律、悠扬的曲调、独特的节奏,往往使人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与灵感。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员们从诗词韵律中得到启发,鼓励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依托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播放音视频资料,让学生们在一遍遍聆听中把握好诗词的韵律与节奏,用心品味和体会诗词的韵律美与艺术性,结合自身体会和理解,用朗读、吟唱、弹奏、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展现出诗词的韵律美,大胆地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带有别样韵律节奏的诗词作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认识,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乡愁》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作原文和配乐朗读,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韵律之中,领悟诗人跨越时空的深切乡愁。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分析诗歌中饱含的思乡之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演绎出诗歌的美感,以“乡愁”为主题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作品,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出来。此举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纷纷踊跃报名、参与其中,课堂的氛围一下子热烈起来。一个个精彩的展示,一首首出色的作品,让人为学生们的创造力拍手称赞,更对这一别出心裁的好方法赞不绝口。
在诗词的意境美中增强思辨力
诗词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现意境的艺术。感受诗人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意境美,考验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员们从一次次教学尝试中探寻方法,摸索出一条从诗词的意境美中增强学生思辨力的成功路径,强调语文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讲解、诉说引导学生领悟诗词意境,更要主动采用多样化、具体化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诗词,辅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以及现场参观、集体观影等课外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诗词意境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远离死记硬背,从诗词意境中思考诗人、辨析词句,既提升文艺素养,又增强思辨能力。
在崔颢《黄鹤楼》一诗的教学中,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指导语文教师广泛收集整理与黄鹤楼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有关的图文信息及音视频资料,让学生对这座古老的建筑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们辨析诗中的深远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对诗人笔下描绘的壮丽景色和抒发的人生哲理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见解,还精心设计与《黄鹤楼》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有机会将内心对诗歌的感悟付诸笔端,不仅让更多的学生领略到了诗词的意境美,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真正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在诗词的文化美中激发求知力
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内涵,字字句句无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由“品诗词之美”到“悟文化之蕴”是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员们希望给语文课堂的学生们带来的新体验、新收获、新进步。为此,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邀请多位资深语文教师和国学文化专家,与中小学教师面对面交流如何让学生从“爱上诗词”到“爱上文化”,激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发光发热,以“突破一点”实现“全面破局”。经过反复研讨,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员们一致认为,深化学生对古诗词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理解,才能让学生主动产生思考和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欲望。
以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教学为例,简单地向学生描述塞外的寥廓和萧瑟显然远远不够,还要让学生切身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诗人境遇,才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读懂诗词、品味文化,理解边关将士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鼓励语文教师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全面了解《渔家傲·秋思》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与词人生平,详细讲解边塞诗词的特色和结构,并挑选其他诗人的边塞诗词与之对比,让学生不仅掌握了边塞诗词这一题材的特色,更对边塞文化、诗词文化有了浓厚的求知欲。不少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诗词文化,主动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让班级中的诗词文化氛围显著提升。
在诗词的情感美中拓展感知力
古今诗词素来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与独特的艺术形式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的教研员们围绕如何在诗词学习中拓展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展开激烈讨论,主张提升学生把握诗词细节的准确程度,让学生在一字一词的品味中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在诗词里找到情感共鸣,真切感知诗人的情感表达,切身体会诗词的情感意蕴,既有利于让学生理解诗词中抒发的种种情感,也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诗词乃至语文学习大有裨益,更对他们日后处理好生活中的人与事有不小的帮助。
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以李清照《渔家傲》的教学为案例,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教研时开展现场教学展示,激起一线教师对学生感受古诗词情感美的重视。首先,教师在课前通过PPT等多媒体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渔家傲》的历史背景和内容,把握这首词的要义;随后,教师逐句指导学生朗读这首词,鼓励学生通过发音、语调及表情等变化来表达词中的情感状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渔家傲》所体现的情感美;最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整理出自己对词中情感美的认识和感受,通过组内分享,让学生在情感交流中深化对《渔家傲》的理解和感悟,更好地捕捉文字中的情感变化。
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从古今诗词中得到启发,让学生通过领略诗词之美锻炼综合能力,让古今诗词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绽放璀璨光芒,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
(张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