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创新“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体系
——山东省淄博市柳泉幼儿园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生态
王玉凤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出台的相关政策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前学习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淄博市柳泉幼儿园以幼儿园为主导,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区教育,探索构建了园家社“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新体系。

    “一个中心”指导各方协调运作,助力家庭社会同向发展。只有目标明确,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协调运转。在幼小衔接活动中,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始终以“为了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及家庭的和谐幸福”为核心开展工作,以孩子为本、以家庭为基,守正创新,循序渐进,科学开展丰富的各项活动。

    “两种方式”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助力幼小科学有效衔接。通过每学期的线下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畅谈等面对面的交流,充分解决家长的共性问题,家园达成一致,便于衔接活动的开展。线上充分利用常用软件开展家长活动,在微信、钉钉、QQ等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与讨论、播放微视频,借助家长空间App丰富家长教养策略,多渠道让家长得到专业引领,为科学衔接奠定基础。

    园家社“三方多元”协同育人,为孩子幼小衔接提供社会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本着“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淄博市柳泉幼儿园领导高度重视协同工作,与淄博市图书馆联合开展“彩虹故事会”,与社区居委会定期举行“家长沙龙”,与淄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共同举行“父母必修课”线上转播,园家社“三方多元”协同育人。学期初协商制定详细计划,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图书馆活动,每月开展一次社区家长沙龙,每学期为社区播放12次微课。采用志愿活动、党员“双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形式,走进社区开展公益课堂等活动,探索出“发展—共育”“成长—共通”“资源—共享”“问题—解决”4套“全和专融”协同模式,提高园家社协同育人的有效性,促进幼小衔接顺利实施。 

    坚持“四个一”活动,助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课、每月一谈、每学期一会”等4种家园沟通方式:每天定时在家长微信群推送一句育儿指导、育儿观点或策略方法,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每周一次的线上“父母必修课”方便家长学习,科学及时地传递教育新理念,助力科学衔接;每月一次和家长真心畅谈,以小组共同体、家长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从而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让家长在自我体验和反思中自我成长,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每学期开展园长家长会、级部家长会、班级家长会至少一次,通过现场体验和集体参与,提升共性、普适性的理念方法等,让家长和孩子明确小学的具体要求与应养成的好习惯,为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推动“亲子五联动”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淄博市柳泉幼儿园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从阅读、运动、自我服务、游戏、种植5个方面开展活动,让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内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学习品质。

    阅读能力是有效学习与适应生活的关键能力,对孩子加强阅读引导尤为重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融合传统节日和节气,每月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云阅读”,并在群内积极互动。倡导每天亲子阅读10—20分钟,每周阅读一本好书、每月一次交流、每年一次评选、每三年一届“读书节”活动,引导孩子从小班开始聆听阅读、中班看图阅读到大班自主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运动能让孩子动作协调、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情绪,还能让孩子更乐于集体生活。淄博市柳泉幼儿园开展亲子运动挑战赛、室外远足、社区运动会等引导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每学期一次亲子运动会,小班开展“趣味亲子游戏”,中班开展“一分钟拍球展示”,大班开展“半分钟跳绳比赛”,日常发起“云上运动秀”,等等,让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远离电子产品、养成运动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劳动是成长的途径,从小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至关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淄博市柳泉幼儿园从小班开展“自主取餐”等活动,让家长深切感受到简单的家务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和自我服务,从而更乐于探究和尝试,做事更自信,锻炼和培养其生存技能。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淄博市柳泉幼儿园通过“手把手”指导家长开展亲子游戏,帮助家长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家长通过游戏认识儿童、顺应天性,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科学衔接。同时,淄博市柳泉幼儿园倡导家长和孩子开展亲子养殖种植,鼓励家长多带孩子走进自然,探索生命的奥秘,形成科学的生态观,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通过以上5项活动的开展,幼儿园和家长互动有内容、提升有抓手,让日常生活处处充满教育的契机,指导家长在点滴生活中融入教育、享受生活。

    赋能幼小衔接,构建全环境协同育人新生态。赋能家长科学育儿,提升家长科学衔接的技能。经过三年的幼小衔接活动,引导家长从“重知识、轻能力”向“重过程、轻结果”转变、从“包办代替”向“支持引导”转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看见儿童的成长,相信儿童的力量,提升了助力幼小科学衔接的技能水平。

    赋能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幼小衔接指导能力。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主动邀请专家进行培训,教师认真研究专业书籍,现有2名教师被聘为省家庭教育专家,4名教师被聘为市级家庭教育讲师,家长学校优质课例、家园共育案例等均获省一等奖。

    赋能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小衔接的顺应性。教师设计科学有趣的内容加以引导,家长逐步从儿童的视角尊重孩子,实现了从“补短”到“扬长”、由“包办”到“放手”的转变,孩子变得更自主自信,实现儿童主体“站起来”、孩子能力“强起来”、入学适应“快起来”,助力孩子终身发展。

    赋能社区立德树人,提升全环境协同育人能力。强化教师“育儿+育儿指导”策略,优化社区支持策略,从“三期支持”“高质量陪伴标准”到“五维联动”“盘活社区资源”,形成“高质量育儿共同体”,真正实现儿童友好型社区。

    在进行幼小衔接的实践过程中,淄博市柳泉幼儿园被评为山东省“多元协同共同体”实践基地,探索形成的“一二三四五”协同育人体系,助力孩子科学衔接,园家社多元协同,构建了全环境立德树人新生态。

    (王玉凤)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