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烟台大学
在跨文化背景下创新艺术教育
姜琦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艺术和文化交往、交流、合作力度的提升,我国对艺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中国秉承着开放、包容的艺术交流理念,积极欢迎世界各国的艺术在中国开花结果,同时也大力推动中国艺术对外传播,讲好中国艺术故事,释放中国艺术魅力。近年来,烟台大学立足跨文化视域,探索与总结了一套艺术教育新模式。

    直面挑战: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一)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学生正确艺术观

    在跨文化背景下,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互动丰富了人们的艺术思想与观念。为了培育艺术专业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正确艺术观,烟台大学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们科学认识外国艺术与中国艺术的异同,鼓励学生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既要积极学习外国艺术的精华,又要全面认识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外国艺术,去粗取精,用外国优秀艺术思想去丰富我国的艺术理念,更要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艺术,让学生以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去认识艺术世界。互联网时代下,短视频社区平台专注于年轻人创作分享,凭借着年轻化的视频内容和极高的视频传播效率,正在培育青年大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烟台大学积极利用抖音、快手、B站等青年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短视频平台进行艺术教育内容传播,让艺术教育走进烟台大学每一名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深入开展“共育网络文明,同筑清朗家园”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在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学校官方账号,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关于中国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中国画等内容的体现中华艺术精神的作品,引导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观看并参与分享。引导学生在网络上积极发现美、传播美、创造美,学校为积极参与、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清朗使者”称号,采用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推动学生们在互联网世界传递真善美。

    (二)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更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烟台大学充分认识到在跨文化背景下对艺术专业学生实施文化自信教育工程的重要性,通过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引导艺术专业学生探索与深挖中国民间音乐、舞蹈、器乐、美术等资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在校园内创作各种以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为主题的艺术文化作品,各种传统音乐活动、美术展览、舞台表演等在校园内举办,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花朵绽放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既丰富了艺术专业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了解,更培育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另外,为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烟台大学立足校园活动,组织学校的海之韵合唱团录制《领航》《人民江山》,以民族歌剧《沂蒙山》、青年国乐团演出的《党在我心中》为依托,打造“音乐厅里的思政课”等育人品牌,并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公益演出、文化交流等活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组织开展文艺演出20余场,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

    把握机遇:创新完善艺术教育课程,打造跨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一)西方艺术与中国艺术有机融入课程,完善教育内容

    跨文化背景下,中国艺术与外国艺术呈现出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状态,中国艺术与外国艺术的不断交融与碰撞,推动了世界艺术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烟台大学贴合中西方艺术交融的大背景,把握时代趋势与机遇,创新完善了现有的艺术课程内容,如音乐专业是艺术专业群的重要组成,近几年,烟台大学在音乐专业开设的“合唱指挥”课程中重点融入母语音乐文化的通识知识与西方音乐文化的通识知识。一方面,课程中专门规划出“中华母语音乐文化”的单元板块,单元板块下分设汉语、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苗语、壮语、白语等中华各民族语言的音乐文化章节,章节知识以讲解、介绍不同民族语言下的音乐文化特点、风格等知识为主,以讲解母语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艺术机理等为主,更好地向学生实施音乐文化润心,增强学生的母语音乐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课程中专门规划出“西方音乐文化”的单元板块,课时下分设欧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非洲音乐等不同国家地区音乐文化知识的章节,通过章节设置,专门对学生实施外国的多元音乐文化通识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外国音乐文化知识,了解外国音乐文化思想。

    (二)为大学生创建艺术交流平台与活动,拓展艺术视野

    在跨文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增强,为高校实施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便于高校邀请到国外优秀的艺术从业者分享艺术教育理念与创作思想。越来越多的外国艺术学者、创作者、教育者等来到中国交流艺术研究、创作、教育经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烟台大学联合地方的艺术协会、艺术研究院等,在烟台大学的学术报告厅每月定期举办“中西方音乐艺术交流”“中国与欧洲地区的美术交流会”等主题活动,将主题活动打造为学校常态化的“中西方艺术交流月”。烟台大学艺术专业学生充分参与艺术交流活动,与意大利、英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的艺术学研究者、创作者、教育者面对面交流,拓展艺术视野,讨论“民族室内乐的未来命运”等议题,结合社会主义文艺方针,在实践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探索中外音乐合作的未来方向。

    总而言之,跨文化背景下中国既需要学习外国的优秀艺术,也需要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对外传播。烟台大学充分认识到艺术专业学生是祖国艺术事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继承人与传播者,通过有针对性地优化艺术专业课程、打造跨文化交流的艺术实践平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实践与社会传播活动等,引导艺术专业学生在树牢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学习外国优秀艺术的同时,也积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对外传播影响力。烟台大学通过转变艺术教育思想与理念,完善艺术教育模式,不仅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提升了大学生的艺术专业能力与文化视野,为他们今后投身艺术行业奠定了素养基础,为他们今后为国家艺术事业作贡献夯实了能力根基。

    (姜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