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也有助于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高校作为来华留学生学习、生活的集聚地和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培养知华友华力量的重要使命。赤峰学院从2012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留学生,多年来一直坚持“中文+医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的情感,每年学校都会举办大量关于“感知中国”的文化体验类活动,其中有和他们专业相关、可以提升职业成就感的医学类相关活动,如“社区义诊”“无偿献血”“参观制药厂”等;有帮助学生提升中文语言水平的相关活动,如“汉字书写大赛”“新年贺卡制作大赛”“中秋诗会”等;有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如“驴皮影制作”“中国茶道体验”“制作中国结”等。还有一些为加强学生们对中国的了解而举办的体验活动,比如参加在赤峰举办的“世界小米大会”,让留学生了解早期“舌尖上的中国”和世界谷物起源;参观红山文化博物馆,了解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感受中国乡村的新变化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来自海外的留学生们正是以一次次感知中国的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交流,增进理解与友谊,争做世界和平、共同发展的拥护者。“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赤峰学院“感知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不光在校内对留学生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校外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留学生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除了服务地方,赤峰学院还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实践活动。2021年组织在华留学生参加中文联盟主办的联合国第12个中文日视频征集大赛,参赛视频《中国话》获得视频组全国一等奖。2022年组织参加汉语桥“一分钟行走‘一带一路’”视频录制,跨越丝路山海,感受友谊之桥,向全世界介绍他们眼中的“一带一路”倡议。组织参加国家教育部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全球外国人中文歌曲大赛,录制MV《大中国》;组织留学生拍摄“相约赤峰学院、助力北京冬奥”Vlog,为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做了生动诠释。
中国传统节日体验活动是赤峰学院感知中国的另一个系列,包饺子、吃月饼、写春联、摇元宵……每逢中国传统节日,赤峰学院都会组织与节日相关的民俗活动,让留学生们在中国切实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极具活力、影响力、民族特色和个性的传统文化,其中寄托着无数美好的愿望,已积淀成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基本职能。培养一批了解并热爱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者,是赤峰学院一直以来的目标。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以外,赤峰学院还开设了第二课堂主阵地,引导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传说故事、民俗传统和文化意义,让留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以及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和情感。
对于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身处异国他乡,既有机会了解和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也有可能面临文化认同的困扰。因此,带领留学生走进中国大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成为文明互鉴的使者,向外传播正能量的声音。
守正创新,开放包容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物质层面的“四大发明”、丝绸之路、浩瀚文物,精神层面的家国情怀、君子人格、魏晋风度、盛唐气象等都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和印象。具体到国际教育领域,坚定文化自信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出色地发挥作用。同时,文化自信可以塑造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展示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国家实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尊重。尤其是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赤峰学院这些年始终在坚持的。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诗词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代代流淌。而中国诗词里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博大精深,为破解时代难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引。要让这些优秀的传统诗词被更广泛地欣赏、认可,就不能将其束之于高阁,定格于课本。
从2020年起,赤峰学院开始组织留学生参加“全国经典诵读比赛”。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留学生体会诗词蕴含的意象,感受诗词之美,同时在反复诵读练习中,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悟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珠钗点翠、穿戴整齐的学生们在沉浸式的诵读表演中一次次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0年赤峰学院参加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选送的两个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送别》分获自治区冠亚军的好成绩,并由自治区推送到全国决赛中,获得国家二、三等奖;2021年,组织留学生继续参加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作品《读中国》获得自治区冠军。在2022年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赤峰学院再接再厉,作品《梅兰竹菊》再次斩获国家二等奖。目前,由赤峰学院选送的作品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并获得国家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2021年起赤峰学院开始申请国家教育部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两届。2021年的项目主题为“线上赤峰 非遗瑰宝”。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聚焦赤峰地区的非遗文化,立足赤峰地区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依托学校多年来对赤峰地区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线上多媒体、直播云游展示等方式,向海外留学生展示赤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让海外青少年更为直观生动地了解赤峰地区风貌,在沉浸式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感知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入地认识多元的、现代的、传承的、美好的中国。2022年赤峰学院再次以“内蒙艺术,牧原风情”为主题成功申报,这次赤峰学院将目光聚焦到了具有强烈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上。内蒙古民间传统美术是美学与生活的结合,贯穿于牧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他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有极强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整个冬令营过程中,赤峰学院向海外留学生展示了包括蒙古族音乐、舞蹈、美食、刺绣等在内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截至目前,有超过400名留学生参与到赤峰学院的冬令营线上团组课程中,为海外留学生带来了一场难忘的语言文化之旅,收获海外留学生一片赞誉。今年赤峰学院的“塞外珍品,玉龙故乡”线上冬令营已经获批,这次赤峰学院将目光聚焦到了赤峰的名优特产上。精选赤峰境内的敖汉小米、巴林右旗鸡血石、克什克腾旗华子鱼、沙棘和杏仁等名优特产作为代表,旨在通过介绍这些产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展示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价值,继而让海外留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生活面貌。同时赤峰学院也希望建立一个积极正面的中国品牌形象,使海外留学生对“中国制造”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可以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从而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并看到世界的广阔与多元的文化价值,赤峰学院近年来始终砥砺前行、孜孜不倦。从每一场活动、每一次比赛的精心策划与准备,到国际中文图书室里每一本书籍的精心挑选和陈列,成就事业者没有捷径,只有实干,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实施者、践行者,未来,赤峰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语言教学服务职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为导向,以培养既懂中文又掌握职业技能的新型本土化人才为目标,继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生动的教育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树好中国形象。此外,赤峰学院也将携手全国各兄弟院校展示成果、分享经验、加强协作、共谋未来,为中国语言和文化“走出去”发挥积极作用。
交流才有发展,互鉴方能同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学习中文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越来越大的中国“朋友圈”让文明交流互鉴之光照亮未来的路。(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