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
——四川师范大学的育人特色实践
邓希雯

    高校把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打牢价值引领理论根基,发挥价值引领育人功效,激发价值引领广泛活力,努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师生文化自信,引领其建功立业新时代。

    打牢价值引领理论根基

    赓续优秀传统文脉

    学校利用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握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内核,打牢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理论根基。

    1.深挖基因,活化优秀传统。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呈现。学校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针对文物遗迹、传说故事、民间风俗、民间技术等进行研究,汲取营养智慧、延续文化基因。

    2.阐释精髓,推进立言立论。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等理念,学校引导学生立足提炼、展示文化精髓,推进立言立论。

    3.守正创新,弘扬当代价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底色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性,以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为牵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学校通过正视地方需求、把握时代精神、使用新兴媒介等方式,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师生的身影活跃在巴山蜀水、田野山林,开展巴蜀文化民间歌谣文献、清代巴蜀宗族类碑铭文献、方言文化资料等的收集整理、阐释保护工作。逐代学人立足提炼、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形成一系列影响深远、富有启发的成果,如《语言之起源》《屈赋新探》《楚辞类稿》《扬雄方言研究》《四川扬琴传统唱本选》《世纪文库: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蜀梼杌校笺》《成都城坊考》等重要成果,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至今仍是研究巴蜀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转化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推出“心有所蜀”原创舞蹈作品荟萃等文化艺术作品。

    发挥价值引领育人功效

    突出师生主体地位

    学校从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等育人目标出发,将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育人体系,以师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增强认识,把握课堂导向。以增强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感悟其中的精神内涵为重点,充分利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发挥课堂教学改革、文化解读、技艺传承等功能,引导师生自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课堂教学导向。

    2.拓展维度,丰富实践养成。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的感悟要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和深化。四川师范大学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精神,在社会实践中明辨是非、积善成德,巩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充分发挥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所功能,因地制宜地开展研学实践,让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新风尚。

    3.巩固共识,构建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和纽带,对构建新时代高校师生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为取向、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色彩融入大学精神标识,融入大学视觉、行为、管理、理念等文化领域,进一步构建师生共有精神家园。学校陆续开设“中国历史与文化”“巴蜀文学与文化”“中国古代巴蜀及古代礼制风俗文化”等课程,由学科带头人、知名教授领衔授课,充分满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需求。近年来,在全国全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连续获得优秀组织奖,师生在经典诵读、书法、篆刻等赛道获得奖项近70项。学校以建设精神家园为发展愿景,在“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训,“止于至善、励志笃行”的校风,“慎思知明、求真循理”的学风中深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激发价值引领广泛活力

    担当新的文化使命

    学校注重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构筑高地,践行“行为世范”。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产生地,应发挥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大学师生要在社会生活中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认识、改造世界,在全社会树立品德高尚的典型和楷模,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改变社会。学校鼓励大学生携带母校文化基因,伴随个体社会实践,将优秀文化基因传播到社会各个领域,践行“行为世范”的责任与担当。

    2.立足服务,推动产学融合。为引领地方社会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和展示研究发掘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四川师范大学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机构、企业、中小学等的深度合作,推动文化科学评价,引导文化有效选择,引领文化有效应用,提出有助于改进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并运用到社会,全面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竞争力。

    3.传播美誉,提高国际影响。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向世界展示文化身份、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主动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教育、新闻议题,引导国际学术界、教育界、媒体界展开深度对话,对在世界学术之林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具有独特意义。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涌现出了以深入田野、研究巴蜀方言与民俗等为终身事业的全国师德标兵、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扎根教育一线30多年的全国优秀教师等。与中小学共建经典诵读、川剧、年画、藏羌彝音乐等传承基地,与地方博物馆携手探索文旅融合,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设计导游词、美食、服饰妆容等。近10年,学校共建4所孔子学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走出国门。举办亚洲教育论坛,引领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举办全国首届“东坡论坛”,传承“三苏”文脉;协办三星堆文化国际传播座谈会等,搭建古蜀文化国际沟通桥梁。

    (邓希雯)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四川师范大学的育人特色实践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1/21/07/ZGJYB2023112107_b.jpg 07 中国教育报 8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