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开好传统文化课程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黄明楠

    “民间美术”课程融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丰富的艺术风貌,是具备人文性、历史性和传承性的综合课程。“民间美术”课程建设融高校教改、高校科研、专业竞赛和学科创新创业项目为一体,进行系统性、递进式的活态传承、保护和应用研究。

    始建于1993年的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坚持改革创新,坚守教育办学特色,始终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学院紧跟国家政策方针,传承创新传统非遗艺术和民间文化,保护发展优秀的艺术门类和技艺。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艺术观、审美观和创作观。本文系2022年度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重点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岫岩满绣IP艺术衍生品设计研究”(项目编号:as20222055)阶段性成果。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发挥高校文化传播功能

    学院根据《辽宁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政策方针,将非遗融入教育体系,开展非遗展示、展演、竞赛及互动体验活动,加强非遗学科教学体系和专业课程建设。视觉传达专业相关教师根据政策推进研培计划,开设传统技艺“民间美术”课程,研习扎染、刺绣、绒花、掐丝珐琅、剪纸、绗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课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非遗技艺活态延续的基础上,对传统特色资源进行传承、设计和应用。把民族认同符号与时代审美相结合,准确地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艺术的文化精髓,发挥艺术设计人才的智力支撑作用。

    高校作为文化主阵地,传承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学院支持非遗传承人参与教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教育培训,开展中小学美术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交流。课程通过定期开展艺术文化美育讲座以及到中小学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进课堂”等活动,拓宽“民间美术”课程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途径,提升课程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明确课程的实践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创新教学模式,以赛促学、以学促建

    “民间美术”课程将传统与科技相结合,探索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和传承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于教学和科研之中,提升课程的创新力和研究价值。“民间美术”课程结合高校项目、省级学科专业竞赛打造立体化、多元化学习模式和课程建设体系。课程结合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立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构建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1+X”模式进行课程研究成果的营销运营。有针对性地为课程设计的工艺品做品牌形象设计,进行品牌战略推广。课程采用多专业融合的合作模式,通过专业媒体进行品牌策划营销,同时尝试利用新媒体进行线上、线下推广,实现课程成果规模化、专业化、应用化。课程以赛促建,将培养目标、教学策略、学习成果和毕业要求紧密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教学成果产出、专业之间的联动发展、科研环境的开放融通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成果递进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可持续性研究

    学院将课程建设与“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四大产业互融互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一文旅融合的政策紧密结合,深入研究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和传承创新。“民间美术”课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艺术为研究内容,并在其文化性、传承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等方面与专业设计进行对接。在文旅融合政策背景下,注重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保护,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因素,依托高校培育平台发展地方文化产业。 

    课程层层递进,积极探索“民间美术”课程的创新和改革。建立“二维四项”课程评估体系,鼓励融合多种教学模式和育人理念。在实践中开展专业教学和应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高解决社会、行业复杂综合专业问题的实践能力。“民间美术”课程体系创新性建构对课程建设具有实践意义,同时课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创作观,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黄明楠)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11/17/12/ZGJYB20231117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