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伯云在实验室计算机上与研究人员分析研究图表。资料图片 |
历史记录
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以其对“炭/炭复合材料”发明的杰出贡献,荣获了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飞机依赖进口刹车片才能“落地”的历史被他改写。
——2005年3月30日《激情燃烧的“特殊材料”——记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作者:本报记者 李伦娥 胡宏文 通讯员 任晓峰 李茂林
记者亲历
此稿采写时,我认识黄伯云已有20多年了,他1989年从美国留学回到母校中南工业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身为校报记者,我第一时间采访了他,此后也一直关注着他。
2005年3月,黄伯云和他的团队凭“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这个奖项6年的空白。得到这一消息,我马上和同事们到学校采访,推出了这个长篇通讯。
科技人物不好写,科技人物要写出特色和水平,更难。但是我始终认为,这是好新闻最朴素的标准。“炭/炭”怎么写,怎么表述才能让人看得懂,才能让读者知道其攻坚难度,说实话,这是写作过程中我最费神费力的一部分。我反复请教黄伯云和他的同事们,请他们通俗易懂地“打比方”,自己也硬着头皮读他们的课题报告,终于,受到织毛衣的启示,形成这样一段文字: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里的两个“炭”,并不是一回事。第一个“炭”指的是碳纤维,第二个“炭”说的是炭基体。“炭/炭”材料,就是通过高温,让碳原子在炭纤维编成的“炭毛坯”里有序排列。用黄伯云的话来说,如果炭纤维是钢筋的话,碳原子就是水泥,钢筋浇注了水泥,建成的房子才牢固结实。此道理用到“炭/炭”上,就是说,炭纤维必须“增强”进碳原子,才能达到耐高温、耐摩擦等效果。这话听起来好像很简单,钢筋注入水泥,谁不会啊?道理好像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首先,相当于人头发丝十分之一粗细的炭纤维,要像编织毛衣一样编成“炭毛坯”,如何编?横向纵向还是斜向?其次,“炭毛坯”要放进一个特制的炉子里,像传说中的“太上老君”炼丹一样,通过高温将碳原子有序地排列到“毛坯”中,这“太上老君”的炉子如何制?特别是要让碳原子按照人的意志“有序”排列,简直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不可思议。
这种比喻,非常形象生动,所以文章一见报,就得到非常高的评价,有同事甚至说是“开创了科技写作的新时代”。此稿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获多项奖励,包括第二十届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二等奖等。
(作者系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