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常熟理工学院
构筑“三全育人”新体系 护航青春“心”征程
张秀杰

    常熟理工学院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历经60余年的成长,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全面构筑“全通道”“全生态”“全时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向上向善的健康心态。

    建立“全通道”心理服务体系

    (一)建强心理育人工作队伍

    每一名师生都是心育工作者,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力营造“人人都是心育责任人、处处都是心育责任点、时时都是心育全过程”的心理育人氛围。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门要求配置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二要加强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辅导员是学校心理育人工作队伍中的主体,他们大多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很少受过正规的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专业技术欠缺,在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积极组织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心理育人的专业胜任力。三要加强学生朋辈心理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学生朋辈队伍在心理育人中心理距离近、自我成长快、信息来源广、教育效果好等独特优势,积极创设朋辈教育情境,创新朋辈互助方式,营造朋辈互助的良好心理成长氛围。

    (二)健全心理健康工作网络

    积极打造心理育人“学校+学院+个体”协同工作模式,构建校院层面“预防—疏导—干预—援助—评估”大学生心灵守护体系,全过程、多角度地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现甄别和转介学生的障碍性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危机防范和初步干预上的作用,夯实学校心理育人的基础环节。要将心理育人融入大学生全面发展全过程,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实现自我心理和谐。

    打造“全生态”心灵成长体系

    (一)深化心理健康课程改革

    课程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抓手,课程育人是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挖掘心理育人课程资源,形成课程育人合力。一是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心理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创设“线下主课堂+网络新课堂+心理微课堂+实践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课程,丰富心理育人的教学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从线下到线上的延伸,从线上又回到社会生活实践的无缝对接。二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心理育人的重要促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直抵心灵、震撼心灵的课程,其中蕴含的丰富心理育人资源、哲学思想等可以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指引,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心态。三是发挥课程思政对心理育人同向同行的渗透作用。坚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心理育人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科专任教师应遵循教学过程的思政逻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心理育人。

    (二)丰富校园心理实践活动

    校园实践活动是心理育人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一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实践中学真知、增本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提高心理育人活力。二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利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日活动等契机,把心理育人有机融入第二课堂,丰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解答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在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引发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共鸣,促进大学生心理成熟,给予大学生心灵滋养。

    筑牢“全时空”心灵守护体系

    (一)打通心理援助渠道回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要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实现心理咨询模式转变。一是坚持常规化动作,解决共性问题。从学生的心理源头切入,积极开展信仰公开课,对大学生日常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源头解忧。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不同主题的心理育人内容,做好心理育人内容衔接,实现“班级、学生全覆盖”,解决共性问题。二是敞开心扉面对面,沟通无障碍。要多渠道、更广泛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整合教育资源,增设咨询点,为在校、返校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让大学生能够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状况,以更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三是线上服务心援助,解个案之忧。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针对个别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不敢主动找心理教师寻求帮助,以及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返校的学生开设心理热线,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服务。通过面对面、线对线的方式,保证学生心灵援助不留白、不断线。

    (二)抢占心理育人线上空间

    做好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必须把心理育人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微空间,打造线上线下心理育人同心圆。一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创作学生喜爱的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等,从认知和情感上丰富大学生的心理体验,提高心理育人活动吸引力。二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数据收集、分析、评估和预警工作,通过心理健康数据整体性分析和研判,精准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出心理危机预警,守牢心理育人的基本安全防线。

    未来,学院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以队伍建设为契机,面向全体学生,全力构筑心理育人新体系,继续书写心理育人新篇章。

    (张秀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