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高教周刊·思政
2022年07月04日 星期一
坚持“三个融合”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江光亮 朱天星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将“坚持敢于斗争”凝练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凝结的精神财富,经70余载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当前,我国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引领青年学子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昂扬的斗志投身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壮阔实践,是高校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广大高校应坚持“三个融合”,推进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激励青年学子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应持续推进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一是优化课堂内容,讲好、讲深、讲透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意蕴。抗美援朝精神是民族风骨、民族力量、民族血性和民族智慧的结晶,除了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五方面科学内涵外,还表现为三种内涵意蕴,即是中华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团结进取、守正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也是中华民族珍爱和平、中国大国担当的现实展现。要通过优化课堂内容,引导大学生充分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

    二是构建立体课堂,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之中,持之以恒铸魂育人。在第一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明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创新课堂讲授形式,建立翻转课堂、微课堂、慕课等网络课堂,创新和改进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在第二课堂上,结合重要节点开展红色研学和志愿军老战士、支前模范走访等活动,通过“身临其境”提升大学生的情感认同;组织文艺汇演、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通过竞答展演表达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通过躬身实践增强大学生的行为认同,使抗美援朝精神真正入脑入心。

    坚持地方性资源与时代化特质融合

    新时代为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赋予了新内涵,高校应进一步挖掘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入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一是强化资源建设。在物质资源方面,高校应深化教育协同,开展校地合作,充分利用当地抗美援朝精神教育基地、军事博物馆等红色场馆资源,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加强对本地区相关史料资源的保护和梳理,探索将当地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在精神资源方面,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把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日常舆论宣传和思政育人工作,加大抗美援朝典型事迹、重大事件的宣传力度,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氛围。思政课教师要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教案、PPT等教学素材,不断充实和开发教学资源。在师资方面,加强拓展校馆联教联育,打造专职教师、参战老兵、亲历者、讲解员等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为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二是创新教育载体。一方面,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时代,融媒体的兴起为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供了新载体。面对“时时在网、事事用网”的青年学子,高校应充分借助全媒体的力量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加快抗美援朝思政资源的影像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探索建设相关主题红色文化网站、开辟网络直播渠道、研发文化资源移动端等平台,搭建、拓展教育与传播的网络阵地。另一方面,运用新方式。高校应注重网络平台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及时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推动抗美援朝精神在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流动与传承,也推动其在思政育人过程中的内容重建与创新,不断增强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坚持学理性阐释与日常化叙事融合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应注重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使其更接地气、更具活力。一是组织力量,深化学理性阐释。高校要加强对抗美援朝精神的研究、分析和阐释,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尤其要讲清楚抗美援朝精神的生成逻辑。抗美援朝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成于党和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铸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实践,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生成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等多维特征。通过满足大学生的理论期待以强化价值认同,切实发挥抗美援朝精神的育人价值。

    二是选准角度,探索日常化叙事。首先,育人于“景”。结合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在校园里设置相关主题的展板、灯箱、雕像等物化景观,完善校内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机构和场馆建设,把抗美援朝精神全面、全方位融入校园学习生活场景,让大学生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浸润和熏陶。其次,育人于“制”。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协同配合的教育机制,同时健全相应的师资、设备、经费、课时等制度,为包括抗美援朝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弘扬提供保障,推动抗美援朝精神育人常态化、长效化。再其次,育人于“艺”。通过影视、歌曲、动漫等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打造文化IP,优化抗美援朝精神的内容呈现方式,提升育人的亲和力。

    (作者江光亮系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朱天星系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