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
坚守初心 坚持创新 培养高素质生物教师
——聚焦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之路
肖云丽

    1976年,为服务地方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原生物教育专业)应运而生。

    40多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生物科学专业逐步成长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07年)、国家特色专业(2009年)、湖北省一流专业(2019年)、教育部门师范类认证专业(2020年)、国家一流专业(2021年)。

    成绩背后是生物科学专业对办学初心的坚守,对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人才质量的不懈追求。

    初心的坚守

    服务地方发展

    专业充分利用黄冈的基础教育品牌优势开展人才协同与教学研究,与黄冈市中学、教科院、省市生物教学理事会建立紧密联系,为地方教育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大别山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地方生物资源开展实践实习、大学生科研,注重结合地方生物资源的优势与特色开展学科育人与应用性基础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不辍的深耕

    创新培养模式

    ——设置两类课程体系

    对应高素质生物教师的培养目标,以“生命”为核心,设置相对独立又深度融合的、突出教育教学与学科创新的两类课程体系。教师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培育学生高尚师德、学会教学、班级指导与教育教学反思研究。包含思想政治课程群、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通识课、教育基础课、学科教育课、教学技能课、教育选修课、教师素质拓展实践模块、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生物学科创新课程体系专为培育学生扎实学科素养与创新思维,掌握学科育人的本领,贯彻课程思政,促进高尚师德形成。包含专业导论、专业认知与劳动实践、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发展课、创新创业实践模块、毕业论文。

    ——构建两类实践体系

    对接两类课程体系,构建“新生入学教育—生物科学专业导论实践—学科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教师素质拓展实践”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以及“课程实验—专业认知与劳动实践—生物科学野外综合实习—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论文”为一体的具有生物学特色的学科创新实践训练体系,突出生物学教育教学能力和学科创新能力。

    ——打造两支指导队伍

    通过“引进、培养、稳定”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高学历高学位教师教育教学和生物学科创新两支专业教师队伍。对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体系,采取“教授—教育硕士—本科生”小组协同培养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具备从事中学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对接生物学科创新实践体系,采取“博士—科研助手—本科生”小组协同培养形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较强的实验设计和实际动手能力、不断跟踪学科前沿进展的意识,具备创新发展的良好潜质。

    ——搭建两大支撑平台

    为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科创新实践提供良好平台。建有生物学教学模型制作室、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训室,满足中学生物学模型教学和实验教学需要的教学实践场所。除满足基本实验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外,还有经济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大别山特色资源开发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满足学生创新实践需要。

    ——建立两套评价机制

    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学业评价机制。根据学生课程各考核类型成绩及占比测算与其相对应的课程分目标达成度、学生个人课程目标达成度测算与其相对应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达成度,建立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评价模型和学业监测系统,清晰反馈学生学业达标水平与差距,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持续改进。定性评价采取学生、用人单位、同行等问卷调查方式。

    一项项创新,一次次突破,因地制宜,成效喜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呈现出一派丰收图景——

    丰收的礼赞

    促进师生相长

    近5年来,学生在“互联网+”“田家炳”等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10余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约30%继续求学深造,50%—60%走向中学教师岗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同,涌现了一大批中学校长、中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等优秀中学教师,成为基础教育领域“黄冈品牌”的培育者。

    近5年来,专业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省师德标兵先进个人、荆楚好老师、湖北名师、省楚天学子等人才称号15人次。生物科学专业在2008年省级教学团队基础上,2019年获批“生命科学核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生物科学教研室”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0年获批“生物学”湖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

    细览这幅属于生物科学专业高素质生物人才培养的精美画卷,历史的荣光和现实的奋进交织交融,让我们对我国教育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充满期待。(肖云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