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0日 星期四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 引领IT专业群建设
康玉忠 曾文权 姜建华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以2010年国家骨干校软件技术重点专业(群)建设为契机,针对高职IT专业群实施项目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模式不适应、主体不积极”等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率先提出了“五位一体”(课程—团队—平台—标准—机制)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理念,并开展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为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三教”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示范。

    立足类型教育,改革创新,系统设计“五位一体”项目化教学体系

    专业群立足类型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针对项目化教学存在的教学问题,开展广泛调查研究,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线,运用系统论方法,提出“五位一体”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的教学理念,系统推进“课程重构、团队创新、平台搭建、标准完善、机制改革”同步建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构建项目化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解决项目化教学中的关键问题,避免短板效应,实现教育教学改革高质量协调发展。

    创新“大类招生、分类精准培养”,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学校软件技术专业群经广东省教育部门批准,率先实行“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改革试点,针对学生学情,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职业岗位工作项目逻辑和学生教育教学认知规律,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源头,按项目工作逻辑和教育教学规律,构建大一情境项目、大二案例项目、大三真实项目纵向贯通的项目课程体系。学生一年级自然班,学习专业群基础课,以情境项目教学为主,修读基础课程模块学分;二年级分流到岗位班,学习专业岗位核心课,以案例项目教学为主,修读专业岗位课程模块;三年级项目班,实行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完成相应课程模块学分。

    重构课程,提高项目教学适应性

    对接IT岗位职业标准,与中软、东软、华为等共建工程中心、创新工场、产业学院等多类型的产教融合平台,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源头,校企共同设计项目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开发项目课程与资源,通过大二岗位技能班、大三项目班,将项目开发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按项目工作过程与岗位能力发展逻辑,设计课程内容,开发配套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平台,不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施课程再造,根据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动态更新大一情境项目、大二案例项目课程资源库,形成良性循环,保障课程教学内容动态更新。

    搭建平台,实施产教融合项目教学

    与华为、中软、东软等共建产业学院、工程中心、创新工场等多类型的产教融合平台,对接专业群产业,打造产业企业合作生态链,校企共建了“一云、两院、三中心”产教融合平台(如图2所示)。融入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共同设计项目化的课程体系与内容,通过大二岗位技能班、大三项目班,将项目开发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按照真实项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实施项目教学。

    团队创新,教法改革,校企协同育人

    依托产教融合平台,通过“柔性引才、互聘共培、双岗双薪”人事管理,打造跨专业的校企混编教学团队,组建先锋教学改革攻坚团队,开展项目化、模块化、协作式和混合式教法改革,项目教学团队分解企业生产项目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下发项目计划与项目开发任务工单,开展项目生产研发与项目化课程学习(如图3所示),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协作指导,学生岗位协作完成项目任务,依托与华为的项目实战智慧云平台,实施基于大数据精准化的项目过程考核评价与管理,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

    校、行、企协同,开发项目教学标准 

    针对实施项目教学中的课程体系、项目课程内容与资源、教师实践能力、教学方法、项目教学平台建设等关键要素,与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中软公司合作,对接软件行业与IT行业国家标准,共同开发了《项目课程体系开发指南》《项目课程标准编制规范》《项目教材开发指南》《项目教学资源标准》《项目教学实施规范》《项目教学教师实践能力标准》《项目教学平台建设指南》7套标准,规范了项目教学活动,全方位指引高质量开展项目教学。

    机制改革,激发校企师生团队活力

    依托珠海市职教集团、鲲鹏数字学院,制定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建设团队、共享资源、分配成果等制度,激励企业投入人力资源、技术设备、资金与项目等,校企签订项目班合作育人协议,保障企业合作利益,提升企业合作积极性。制定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团队绩效考核分配制度,激发教师教学改革活力,促进教师提升实战能力。制定学生项目成果转换、课程学分置换等制度,学生带薪参与大三项目班项目研发,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五位一体”项目化教学体系改革成果丰硕

    经过8年多的实践,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获中国特色高水平软件技术专业群和省级党建标杆院系立项,建成国家骨干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8000余人,学生参与研发产品218项,对口就业率超80%,平均月薪超4700元。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际奖2项,获国家级别一等奖18项、二等奖26项和省级及以上奖285项,获评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1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孵化创新创业团队18个。

    项目教学改革成果丰硕。1.课程建设。建成国家级别课程3门、省级课程7门,开发国规教材8部。开发项目化教材23部,建成项目资源100余个。2.团队建设。获评首批国家级别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国家级别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省级教科研团队5个,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及创新能手和劳模4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获得国家、省级教学能力竞赛奖12项。3.平台建设。建成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众创空间1个,国家示范职教集团1个,省级创新平台1个、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近5年,科技项目到账经费1274万元,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62项,帮助企业创造经济效益2728万元。4.标准建设。开发了7套可复制、推广应用的项目教学系列标准,在50余所院校应用。

    “五位一体”项目化教学体系改革成果引领了学校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团队成员受邀在全国高职计算机系主任年会等会议上作成果报告51次,156所兄弟院校前来学习交流。(康玉忠 曾文权 姜建华)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