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师幼互动的温度与厚度

——深圳市宝安区建安新村幼儿园以数字化评价赋能保教质量提升
中国教育报 2025年10月09日 乔影

  在数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幼儿园日常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技术、新工具的影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建安新村幼儿园作为广东省学前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先行者,依托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课题“班级师幼互动数字化评估工具的应用与效果评估”,在幼儿园具有特色的“呼应课程”体系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应用信息化工具、数字化系统、AI等手段,丰富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构建全新的师幼互动样态。

  数据点亮教育

  数据入微,照见教育温度

  在学前教育领域,师幼互动作为保教质量的核心变量,直接影响幼儿的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基于“理论引领、技术赋能、实践导向”原则,建安新村幼儿园研发并实践了一套“班级师幼互动数字化评估工具”。在规划设计数据平台时,将现有的幼儿园办园方向、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建设等业务进行有机融合,基于“计划—实施—反思”的循环路径,构建科学有效的动态评价体系。建安新村幼儿园立足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班级社会体系,将师幼互动划分为“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育支持”三大类型。结合幼儿园“呼应课程”实践特色,研究团队进行了本土化转化,提出“情感呼应”“行为呼应”“教学呼应”三大领域,并细化为10个一级维度、35个二级指标和93条具体行为描述,构建由宏观到微观的科学化指标体系,既具国际视野,又贴合本土需求。

  该工具的系统构建呈现出三大特征:理论引领,基于国际框架实现本土化创新;技术赋能,以数字化手段破解传统评估效率与客观性难题;实践导向,紧扣一线需求,兼顾便捷性与改进价值。正是这种多维融合,使工具“照见”了师幼互动的温度与厚度。

  在实践中生长

  循证之光,唤醒互动之美

  教育评价工具的价值,不在于其“设计之美”,而在于能否在真实场景中落地生根、持续改进。建安新村幼儿园班级师幼互动数字化评估工具的研发与应用,是一个“从理念到实践、从设计到应用”的循证过程。研究团队采用行动研究范式,强调“研究—实践—反思—改进”的循环,使工具既有理论根基,又能回应一线需求。建安新村幼儿园整个实践过程从2024年启动,规划为“三三发展战略”(准备、实践探索与总结评估分三年三阶段推进)。

  (一)准备阶段:奠基与启航

  建安新村幼儿园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文献梳理,明确以班级社会体系框架为理论支撑,并结合本土需求确立工具架构。其一,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专题研读《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聚焦“儿童主体性”“生成性互动”等关键词,结合视频案例剖析政策内涵,引导教师理解“儿童立场”的内涵;精选学前教育领域相关著作,开展读书沙龙,引导教师撰写反思笔记;设计开展分组讨论,教师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修改意见,为优化教研评估工具提供思路。其二,通过物理环境优化和心理环境营造构建“双向互动”生态圈。

  (二)实践探索阶段:生长与优化

  建安新村幼儿园将工具运用融入日常教学,持续收集质性与量化数据。团队利用《班级师幼互动质量观察记录表》进行对比观察,同时通过平台动态采集量化数据并开展统计分析。此外,幼儿园还对30名教师进行访谈,收集体验与改进建议,推动工具不断优化。

  建安新村幼儿园通过工具提升教师的互动能力。其一,通过精准定位儿童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强项和弱项,以深入分析幼儿成长表现和学校教学成果的数据为基础,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辅助教师决策。其二,推动研习式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设计“预设—生成”活动,通过研习式备课机制,提升活动设计能力。其三,建立分层培训体系,针对新手教师的培训,聚焦“有效提问技巧”“非言语互动策略”和基础互动技能提升即时反馈的反思能力;针对骨干教师,开展“认知支架设计”“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等专题培训,聚焦深化师幼互动的教育支持策略。

  (三)总结评估阶段:凝练与提升

  经过3年的探索与实践,建安新村幼儿园研究团队整合量化、观察与访谈证据,全面评估工具成效,提炼适合本土园所的数字化评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体系。在工具开发方面,构建《幼儿园师幼互动评价表》,评价的内容遵循“科学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原则,帮助教学管理人员全面了解教师师幼互动水平,为教师提升师幼互动水平提供指引。工具通过数据记录、分析与反馈,使互动质量可视化、可追踪、可改进。在研究与实践的循环中,教师得以直面潜在问题并主动进行优化。在数字化平台建设方面,建安新村幼儿园开发“师幼互动评价”小程序,支持教师上传互动视频、图片和记录,获取各项师幼互动评价指标的分析报告。建立“教师—班级—幼儿园”三级质量监测体系,动态追踪改进进度。

  幼儿园未来走向

  技术赋能,滋养内涵质量

  数字化评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一个新型的技术工具,更在于引发教育评价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建安新村幼儿园通过数字化评估推动师幼互动的质量监测与改进,从以往依赖经验与直觉转向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化循证”,实现了“用数据看教育,用数据改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这一变革提升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精确度与效能,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赋予教育实践以新生动力。

  建安新村幼儿园推动实现幼儿园优质资源整合与深度共享,支持创新教学、教研、科研与管理模式,进而推进教育资源库建设,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幼儿园信息化教学环境。展望未来,师幼互动数字化评估工具的深化发展,至少在三个方面具有关键意义:其一,深化智能分析。幼儿园未来的评估平台有望引入人工智能,实现对模态数据的自动化识别与智能分析,拓展评估维度与深度。其二,优化人性化设计。平台在交互界面、操作流程和反馈呈现上以教师的体验为核心,做到直观、易懂、易用,减轻教师的使用负担。其三,共建学习共同体。依托数字化平台,推动教师之间的案例分享与协作研讨,在集体智慧的互鉴与碰撞中营造持续反思、协同成长的文化氛围,从而推动教育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生成,也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与改进提供了可行路径。

  (乔影)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0提升师幼互动的温度与厚度 乔影2025-10-09 2 2025年10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