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

多措并举 搭建小学语文情境课堂

中国教育报 2025年10月09日 王明亮

  山东省青州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82年,以“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学宗旨,秉承“尚德、博学、笃志、求实”的校训,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学校。近年来,学校语文教研团队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积累了创设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语言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

  基于“以生为本”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需要创设合适的契合点,并让情境贯穿教学全环节。当代小学语文教材选用许多经典文章,许多选文的创作时代久远、时空背景与小学生认知差距较大。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青州市实验小学要求教师先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考虑哪些环节可以与创设情境模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让学生更主动地关注课堂。

  以古诗学习为例,小学生受限于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从文字描述的景物中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思存在一定的难度。青州市实验小学通过创设故事背景、相似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诗境,带着情感色彩去观察、品析景物和事件。例如,在教授古诗《赠刘景文》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诗作中描绘的“荷尽菊残”画面,学校教师在教学时创设“如果有个人,即将要去做一件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却担心自己做不好,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的问题情境,将学生代入相似但更亲近的思考环境中,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结合语境表达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体悟诗人的创作心理,为整首诗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

  立足“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需要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材料就是教材。青州市实验小学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性思维,并能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创设情境时立足“教学内容”,在情境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进而帮助学生整合分散在各个情境中的知识碎片,构建知识框架。

  以《搭船的鸟》一课为例,本文所在单元以“留心观察”为主题,教师需在明确单元课文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规划。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创设情境,制作带有鸟类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其次,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再其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翠鸟的特点,同时注重朗读指导,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体验。此外,教师也注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最后,设计观察记录单,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抓住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某一方面特点进行观察。学以致用,为单元习作做准备。分解“学习目标”,让学生知晓“学什么”;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明晰“怎么学”;确立学习评价准则,让学生“有径可评”,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地增长知识、形成方法、达成目标。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要与时俱进,青州市实验小学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特征进行辅助创设。借助多媒体工具和网络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构建出更加多样化、形象化的教学场景,这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知识传递更加直观和高效,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同时,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桥梁,成为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例如,教师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青州市实验小学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多个成熟的案例,在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运用VR技术生成并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中。在教授《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校园全景图,展现花草树木、操场教室等细节,引导学生运用“总—分”结构构建作文框架,补充具体内容和个人感受。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使校园环境更加形象立体,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融入“生活元素”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需要回归生活,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为切入点选择情境创设路径。青州市实验小学教师通过挖掘学科内可渗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常态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非遗文化渗透,使学生记牢知识点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泥塑(泥人)是山东省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多以塑造百姓民间生活情趣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青州市实验小学在讲解《泥人张》一课时,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情境,思索哪些内容可以进行泥人作品创作。同时,结合非遗文化传承,适时加入泥塑知识点,安排泥塑手工的综合实践活动,实现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显著增强,泥塑技艺也有所提高。每名学生都会初步的泥塑工艺,一些优秀作品经过简单装饰后,陈列在班里的角落和学校的走廊上,扮靓了学校环境,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注“师生互动”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需要形成教学氛围,良好的师生互动则是营造教学氛围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青州市实验小学要求教师时刻将学生放置于教学首位,让“教”与“学”实现相互促进、全面互动。教师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并以此状态影响学生,促使学生产生自发性的情感回馈,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先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熟悉观察植物的视角和注意事项。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植物,探索种子传播的奇妙方法。最后,学生回到教室,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从不同角度分析插图细节,写出生动的内容。通过亲身实践和细致观察,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加充实具体,不再空洞,充满童趣与创意。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青州市实验小学语文教研团队多维度多举措创设情境,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为多元的情境课堂构建策略,让这一教学模式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能力提升以及素养发展的驱动力量。

  (王明亮)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0多措并举 搭建小学语文情境课堂 王明亮2025-10-09 2 2025年10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