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坚持“三通三创”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中国教育报 2025年04月16日 周春兰 杨雪琴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秉持“严谨务实、敢为人先”的学院精神,全面贯彻国家关于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部署,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部署,依托国家教育部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江苏)成员单位优势,与区域内10余所大中小学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

  学校聚焦“一体化工作机制如何创建”“螺旋上升的教学内容如何构建”“职普融通的桥梁如何搭建”三大问题,开展了“三通三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探索,创建了一系列工作新机制,构筑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生态,成功入选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领衔示范项目。

  畅通校际交流

  创建一体化工作机制

  为增强共同体学校的协同联动,建立一体化工作机制,学校积极构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生态。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设计共同体一体化建设方案,同时推动一体化建设工作纳入各校各类规划或计划等;创新开展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教师“四级结对”,健全共同体内部沟通机制,推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二是建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对共同体定期沟通协调进行顶层设计,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研讨,每年组织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三是建立一体化师资培训机制。用好内外部资源,共享各校教学名师、特聘教授等资源,推进“跨校巡讲”活动,开展跨校授课培训;举办培训班,特邀国家、省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作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共同体学校教师参加学习交流。

  打通学段壁垒

  创新衔接性教学改革

  为加强共同体学校教学体系衔接、构建螺旋上升的教学内容,学校贯彻循序渐进一体化建设新要求。一是在学情调研中,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利用共同体学校集中在市域的优势,开展“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相结合的跨学段、追踪式思想状况调研,从源头上把握学情,增强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二是在同课异构中,彰显学段教学特点。联合研讨各学段课程标准、聚焦各学段学生核心素养,梳理构建贯通大中小学的教学体系,构建一体化的知识能力价值目标,形成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内容链”和“方法链”。三是在合作开发中,推动一体化资源共享。有组织、有标准地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等系列微课教学资源,编写使用文化读本《无锡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精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资料文献库等。共同体单位教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促进职普融通

  创设体验式实践育人

  学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的优势,与区域内的中高职学校强强联合,搭建职普融通的桥梁。一是立足优势,盘活基地。充分发挥共同体拥有较多实验实训平台的优势,建立各校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街道社区和企业实践基地共享机制。二是开展体验,实践育人。组织师生赴各体验中心和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或深度职业体验活动。例如,参观“蛟龙”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和展示馆,参观先进制造业职业体验中心,增强制造强国建设使命担当。三是优化内容,打造品牌。结合各校发展特色和优势,融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素材,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开发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一校一品”思政育人品牌。例如,共同体学校联合无锡市总工会,走进20余个企业或街道开展讲演活动,受众超4万人次,为思政工作服务地方、推动理论传播走深走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周春兰 杨雪琴)

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探索 06坚持“三通三创”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周春兰 杨雪琴2025-04-16 2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