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主编手记
我们为什么要写课
本报记者 褚清源

    我很认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政涛倡导的教师要锤炼“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写课”六课技艺。如果说备课是教学的“最初一公里”,那么写课则是教学的“最后一公里”。最初一公里决定着教学设计,最后一公里贵在反思得失,最终都指向文本作品,一个是教案(学案),一个是可长可短的文章。

    如果你第一次听到“写课”这一概念,一定会有很多疑问。我们可以运用“黄金圈思维”来进行追问,也许能对写课的认识从模糊走向清晰。

    “黄金圈思维”的最内层“why为什么”:思考为什么要写课,探究写课的本质,指向目的和动机;中间层“how如何做”:写课可以怎么写,指向方法和措施;最外层“what是什么”:写课是什么,指向现象和成果。

    这种由内而外进行的追问被称为追问的“非凡模式”,它更容易实现既定目标。“黄金圈思维”的核心就是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为什么”,找到自己做一件事的深层动机。写课也一样,当写课的动机被开启,热情被点燃,就能持续写下去。因此,真正决定写课的不是你写了多少、写了多久,以及是怎么写的,而是对为什么写课的深层思考。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写课呢?

    看到过美国维吉尼亚大学教授梅格·杰伊说的一句话:成年人的生活不是建立在美食、祈祷和恋爱上,而是建立在人物、地点和事情上。这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那些不甘于平庸的教师往往能找到让自己产生热爱感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显然,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值得热爱的事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学生都要找到自己“心爱的学科”。其实,作为教师何尝不需要发现自己“心爱的课堂”呢?“心爱的课堂”需要去发现和认识,而写课可以深化对“心爱的课堂”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教师再次发现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的意义。写课也意味着教师不能只通过嘴巴、眼睛、耳朵参与课堂,还要借助思考、文字和一颗热爱之心。

    对于学校而言,改革最终要发生在课堂上;对于教师而言,成长主要发生在教学中。关于教学,不少教师可以做到“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写起来却举步维艰”,写作几乎是教师群体的集体困境。因此,教师有必要补上写作这一课。从哪里补起呢?

    可以从写课开始。因为教师距离课堂最近,最值得写的莫过于自己日复一日的课堂和朝夕相处的学生,写课就是关注附近,就近取材,你总会有内容可写;因为写课更自由、更简单、更容易起步;因为——

    写下即留存:写作可能是对教学经验最好的留存方式之一。通过写作留存记忆、留存美好,也留存成长中的阵痛。也许,N年以后我们会告别这个世界,但曾经写下的那些文字会替我们继续活着。

    写下即深刻:写出来比说出来更能逼近深刻。很多时候不是思考了才去写作,而是写作时才能掘进思考。写课就是不让自己的思考缺席,写着写着就会有新的发现。

    写下即影响: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声音可以到达;声音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到达。

    写下即可能:写课让自己的教学具有作品感。一旦写下文字,就可能被更多人看见,就可能发表,并产生更多连接,还可以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副产品。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国均也关注写课。他说:教师通过写课可以“写”短自己的成长期,“写”长自己的成熟期,让自己的专业人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增值。这是多么具有召唤性的论断啊!写课就是深耕自己,教师通过写课可以增援未来的自己,也是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版本。

    对于教师而言,好课不仅要上出来,还要写出来。通过写课不仅可以看见好课的样子,还可以凝练改课的经验。课,一头挑着知识,一头挑着学生。课是为学生而上的,是为学生服务的,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围着课堂里的知识转,只挑起了其中的一头,却忽略了课中的人。

    因此,写课将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善于以“人在课中央”的理念来观照课堂。一旦带着这样的写课思维来上课,就有了人本主义精神,也就摆脱了上课时只是上课、写课时只是写课的逻辑,从而走向了合一和统一。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