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星期二
面孔
本期点评 梁丹

  活力少年

  凭借摇头晃脑、活力四射的憨态,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成为本届运动会最先“出圈”的现象级热点。

  这些活泼可爱的“大湾鸡”,离不开一群12—15岁孩子的精彩演绎——他们是来自河南省登封市少林鹅坡武术学校登封校区和佛山分校黄飞鸿文武学校的学生。

  从7月酷暑到11月深秋,在重达8公斤的密不透风的演出服里,在近40℃的训练场里,这群“10后”少年,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每天坚持高强度的训练,不怕苦不畏难,成就了一个个完美的舞台。

  中华武术的传统筋骨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活力相得益彰,这些少年以扎实的武术功底和刻苦训练,借助一套毛茸茸的吉祥物人偶诠释了中华武术,完成了一次破圈表演。

  好样的!中国少年。

  滴水成金

  近日,在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14岁少年贾明轩,凭借其发明的“干旱地区树木自动浇水装置”一举斩获青少年组全球金奖。这是一项成色十足的荣誉——纽伦堡国际发明展是“全球三大发明展”之一、本届展会有540多项发明同台竞技。

  这个备受认可的发明,来源于贾明轩对生活问题的细心观察。他的家乡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常年干旱少雨,植被成活困难,贾明轩从小就想解决当地的浇水难题。一次,他观察母亲做饭时,看到锅盖上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滑落,联想到物理课中的冷凝原理,他有了一个“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自动浇树”的想法。历经不断的尝试和失败,贾明轩最终成功设计出了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自动浇水装置。

  中国少年的担当精神和创新智慧,让世界也为之点赞。

  无声绽放

  灯光亮起,17个女孩在舞台中央静静站立。在舞台的一角,两位指挥老师背对观众,用手势引导着女孩们翩翩起舞。

  近日,这支由山西太原聋人学校学生演绎的舞蹈《蒸蒸喜乐》凭借出色的舞台表现和情感表达,获得了我国群众文艺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群星奖。

  听不见音乐,无法与节奏同步;缺乏舞蹈基础,一些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转身时常常错过指挥老师的手势……为了这短短3分半钟的舞蹈,过去一年,女孩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这是一场双向的奔赴:舞蹈给了这群特殊的孩子力量,让他们执着追梦;这群孩子则用倾情付出成就了一场打动人心的表演。无声世界里的美丽“绽放”,让人动容。

  (本期点评 梁丹)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