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于丹)近日,随着2025年度第三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顺利发放,广西全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工作圆满结束。今年,广西累计发放90.53亿元,惠及75.32万名广西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 为切实缓解学生开学季的经济压力、破解群众办事的“堵点”和“难点”,广西教育厅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创新优化发放模式,打破往年11月中旬集中发放的传统,改为秋季学期开学后分批次精准投放。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实现在微信小程序上即可完成贷款预约、材料提交、进度查询等事项,有效减轻贷款办理负担。 同时,广西构建“大数据互联+校内认定+入户核查”的贷款资格预申请认定模式,对脱贫家庭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等14类特殊困难群体,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识别并纳入预申请名单;对首次申请贷款且未进行困难认定的学生,通过校内访谈或入户机制严格核查,实现“应贷尽贷、精准放贷”。 自2008年以来,广西教育厅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深耕助学贷款工作,实现贷款服务覆盖全区111个县(市、区)。截至目前,广西累计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607亿元,惠及24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