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徐光明)“求索”“斗争”“传承”……近日,江西6所在南昌的高校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红旗漫卷·《青春·安源》。这堂思政课打破传统理论讲授模式,采用“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红色展览+红色文创+红色文艺”的多元表现形式,并融入AI技术,让课堂变得可感可触。 南昌大学学生李家文感慨地说:“沉浸式体验让历史如在眼前,我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 除了丰富思政课形式外,江西还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相继印发《红色文化教育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江西省教育厅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开学同上一堂思政课——走进红色场馆,汲取奋进力量”“党的故事我来讲——江西省中小学生红色档案云课堂建设”等一揽子以红色思政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今年9月,瑞金市沙洲坝八一希望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前往“红井”旁,让孩子们舀一勺井里的甘泉亲口尝一尝。“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一堂别样的红色思政课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江西省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率先成立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全面推进部省共建红色文化育人高地。“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巡演开展53场,3万余名师生参演,超亿人次收看直播。此外,江西还遴选了一批高质量的红色研学实践基地,常态化、全覆盖地组织开展“红色走读”“红色研学”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在中小学开齐开足红色文化课程的基础上,江西省将各地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情况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体系,每年不定期赴各中小学开展暗访督查,以督导形式抓实红色文化育人成效。 “欢迎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我是这里的红领巾讲解员……”每逢周末或假期,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学生总会出现在这里担当讲解员。红领巾义务讲解活动是江西省中小学生最有代表性的红色思政德育实践活动。瑞金市参与的学生有1.2万余人,先后培养优秀小讲解员1000余人。 自2022年获批为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以来,江西紧扣“高校思政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主题,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备课方式、资源整合方式、教学方法、师资培养5项改革试验,创新一课多师、双师同堂、师生同台教学模式,创新打造“思享荟”微课思政,组织全省百所高校、千支团队、万名师生持续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引导有效衔接。 此外,江西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养工程”和“思政课教学名师培育计划”,构建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目前已实现专职思政课教师省级培训全覆盖。“十四五”期间,江西高校思政课获评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7项,两名思政课教师在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比赛中荣获特等奖,思政教学改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