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要闻
2025-04-21 星期一
在未来到来之前扬帆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那么,对于教育来说,“新”和“未来”是什么呢?

  从上周的几件教育事中可以知晓一二。

  一是数字赋能——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过去3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成效显著。在已有实践基础上更进一步,纵深推进战略布局,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意见》提出多个新目标:增加思政、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特殊教育、语言文字等资源的供给;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推动学科专业数字化升级和科研范式变革等。每个目标都颇具针对性,瞄准的正是当前教育数字化区域发展不均衡、资源供给机制需完善等关键问题。

  今年以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智能版上线、各地中小学加强人工智能教育,都昭示着数字化的未来已来。而《意见》的出台,为教育数字化下一阶段的发展再绘蓝图。

  二是科技牵引——教育部围绕低空经济主题举行“教育大讲堂”报告会。

  “低空经济”这样的以科技为牵引的经济新形态进入教育部干部的“课堂”,就已经很说明问题。而就在本月早些时候,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受邀以“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主题,给浙江全省各级干部授课。“课”的背后,为未来而谋的意味不言而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教育要下好“先手棋”,首先就是要看清全局,敏锐感知新兴产业和新形势。紧接着,要迅速学习,才能精准而动。当前,要让干部们、校长局长们率先看到未来、准备起来,将来他们才能带动整个队伍迎接未来。

  三是人的发展——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举行。

  职业规划直接关系就业方向,是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一环。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带着满满的向“新”力,旨在引导学生做好成长规划,向着目标持续奋斗。

  在颁奖典礼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视频致辞中对赛事提出新要求:科学研判需求,优化培养供给,推动人岗对接,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需适配。

  这不仅是对“促进就业”的要求,也是对教育发展的要求。要在人的培养和教育发展中,强化对社会需求的前瞻研判,做好规划和准备。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就发出“面向未来”的强音。今天,“未来”正乘着科技的双翼飞速而来,教育没有理由不早做准备,并且要越充分越好。

  借用一句名言,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无论是教育发展也好,还是人生规划也好,在未来到来之前先扬帆,总会有更多机会把握住那场“顺风”。

  (作者系本报记者)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新闻·要闻 03在未来到来之前扬帆 林焕新2025-04-21 2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