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星期三
构建顶层设计 完善育人机制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聚焦秦巴地区财务类人才需求现状,凝聚专业发展特色,依托校级教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构建系统性、多元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体系,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聚焦专业发展定位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强化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要培养对国家、对社会能够作出积极贡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财务管理专业充分发挥课堂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通过“第一二三四”课堂有机融合的培养方式,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定位。财务管理专业以服务陕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服务定位,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始终秉持把学生实践技能提升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构建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实践课程体系,夯实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持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形成了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思创融汇、专创融合、赛创融通、培创融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了“敢闯、会创”的应用型人才,有效推动专业创新创业促就业工作。

  推动重点培养工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国情怀培养工程。财务管理专业把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作为育人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提升、文化引领、榜样示范、实践践行、“大思政+小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与同类院校相比各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数量较多,教师整体经验能力不足,这些因素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确立了“三过硬”(师德师风过硬、实践教学过硬、应用研究过硬)、“一个热心”(热心服务学生)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通过党建引领和价值引领并重,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合格引路人。同时,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实施“学历职称提升+外出培训+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一系列教师能力提升工程,重视“双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课程教学改革工程。按照国家教育部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思想上改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观念。其次,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推动数字化课堂教学全覆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广泛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让教师能愉快地教,学生能愉快地学;引入社会资源服务教育教学工作,构建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教师一体化教学,推动“双师”课程建设。再次,完善课程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开展考核方式改革,形成多元性、全面性、综合性的课程考核体系。

  实践教学强化工程。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如何更好地做到理实融合、学用一体,因此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搭建学生实训实验实践平台。一方面依托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并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实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教师实践能力、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提升工程。学院构建了“思创融汇、专创融合、赛创融通、培创融贯”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系统化、全方位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项目和赛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锻炼机会。同时,依托校内创业孵化园、学生社团等多元实践活动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产教融合实施工程。财务管理专业秉持开放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办学视野,积极汇聚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并实践了以“合作企业为平台、能力培养为导向、学生就业为目标”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一方面,专业教师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将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参与企业项目等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及时将行业前沿动态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还能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习、项目实践等活动,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健全监督保障体系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完善“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质量文化。

  构建“第一二三四”联动的课堂体系。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中,构建了“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教学、社团活动、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网络学习”的“第一二三四”课堂联动体系,推行沉浸式、开放式和场景化的课外教学活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范式。

  健全软硬实力兼顾的保障体系。在软实力方面,坚持学院提出的强化“争创一流、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带动担当、纪律严明”的价值导向作用,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注重培养优良的教风、学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提升专业在软实力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在硬件条件方面,财务管理专业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图书资料、师资队伍等硬实力的建设,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障。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创新质量监控保障措施,形成了以“学生评教、督导督学督教”为主,“信息员反馈、学生座谈反馈、同行听课、课程及课程群考核、毕业论文校外专家盲审”等为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张盉儆 李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教育展台 12构建顶层设计 完善育人机制 张盉儆 李勇2025-03-26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 2025年03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