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要闻
2025-02-07 星期五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打造“教联体”护航学生成长

  “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疏散,单靠学校很难完成。”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交警一中队队长邱培刚说,“家长志愿者配合我们在上学放学期间护航学生安全,这是我们警校共建的举措之一。”交警护航、家长志愿者护导,上学放学路井然有序。这一幕,在潍城区学校门口都会出现。

  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机制,在潍城区已落实在日常行动中。

  政府统筹的联盟护航行动

  “以‘教联体’为抓手,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为学生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等提供全方位保障。”在日前举行的潍城区“教联体”启动仪式上,副区长张伟说。

  潍城区人民政府牵头成立“潍州教育联盟”,21个部门、9个街道、30家企业、6所驻区院校、51所中小学、50个社区加入联盟。

  “成立潍州教育联盟,是我们推进‘教联体’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在政府统筹下强化部门协作,带动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潍城区教体局局长李建刚说。

  在潍城区,不仅交警与学校警校共建,公安、卫健、妇联等部门紧密合作,为全区51所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康育副校长、心理健康指导师。

  从2019年开始,潍城区面向全体师生推行“5个不少于+1个常态化”行动。每学期,交警部门交通安全教育不少于1次,公安部门指导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不少于1次,消防部门指导防火演练不少于1次,法治副校长普法教育不少于1次,康育副校长生命健康教育不少于1次;心理健康指导师、学校心理教师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辅导。

  学校主导的协同育人机制

  前不久,潍城区智群学校家长夏囡囡护导学生入校后,和其他几位家长一起走进课堂,坐在教室后排当起了“学生”。“近距离听老师讲课,看孩子上课,让我对孩子学习状态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夏囡囡说。

  这是智群学校“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一幕。除了进课堂,学校还邀请家长进餐厅和孩子共进午餐,有的家长甚至发挥特长,给孩子上实践课。在家长开放日当天,家长可以当辅导员,也可以当检查员。

  在潍城区,学校主导的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丰富多彩。潍城区还创新构建“1+3+1”家校协同育人网络,成立全区中小学家长联合会,建立校级、年级、班级3级家长委员会,组建祖辈家长委员会。连续5年坚持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定期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进社区开展志愿宣讲服务。学校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愈加明显。

  依托“幸福路—家长移动学校”APP,潍城区还将家教知识送到“家门口”,实现全区5.8万名学生家长人人有账号、家家可参与。开展“父母大讲堂”讲座50余期,培训家长8.3万人次。

  依托社区教育中心,潍城区成立了社区家长夜校,建设65处家长驿站、7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6处亲子共成长实践基地;开设1年4次8课时家长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些接地气的举措迅速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

  社会参与的全员育人环境

  “我可以叫您明秀妈妈吗?”凌晨1点,退烧后的小薇(化名)在王明秀的怀里,弱弱地问了一句。

  小薇是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跟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晚上10点多,小薇高烧不退,四处求助的奶奶试着拨通了王明秀的电话,王明秀立即开车把孩子送到医院。听到孩子的问话,王明秀潸然泪下。

  王明秀是潍坊美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她长期开展“爱伴童行”困境儿童成长赋能计划、“爱小丫”女生未来赋能计划等公益项目。

  像王明秀这样的爱心企业家,在潍城区还有很多。他们长期兼任学校理事会成员,面向师生常年开展志愿服务。2024年,在潍城企业家商会的倡导下成立的潍城教育基金,捐赠助学金1000余万元。

  不仅企业支持教育,在教育共用社会资源方面,潍城区也下足了功夫。

  探索“社区带娃”新模式。潍城区联合企业建设社区教育中心,学生放学后可以到社区活动室写作业、做手工、玩游戏。社区教育中心常年面向1名村委成员、N名志愿者免费提供“1+N”家庭教育培训,实现村村都有家庭教育指导员。

  潍城区还扩大教育文化辐射范围,在品牌强校带动下,建成传统文化一条街、状元胡同等育人阵地,校社文化共融、协同育人格局逐步成形。

  “通过‘教联体’建设,我们持续让社会助力教育、让企业支持教育、让家长加入教育,潍城区坚持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每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潍城区教体局家庭教育科科长齐春霞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新闻·要闻 02打造“教联体”护航学生成长 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王磊2025-02-07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2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