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宋完小学生向西双版纳哈尼族藤编非遗传承人学习编织“知了”。本报记者 单艺伟 摄
|
春节临近,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之中。 天刚蒙蒙亮,勐宋村所在的古茶山云雾还未消散,勐龙镇中心小学校长徐国飞就来到了学校下辖的勐宋完小,找校长胡文俊了解学校“200米运动场和校园安防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 勐宋完小坐落在勐宋村中心,昔日的校舍陈旧窄小,如今却已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塑胶跑道和少年宫建设基本完工了,这是景洪市村小中第一块使用人造草坪的操场。下学期开学,孩子们就可以用上新操场了。”看见徐国飞端着泡面过来,脸被晒得黑中透红的胡文俊迎上来,拉开操场外围一块铁皮围挡,边走边商量国旗杆的位置。记者跟着他们闪身进去,崭新的跑道让人眼前一亮,整个操场和远处郁郁葱葱的茶山融合得恰到好处。 3年前,当时26岁的胡文俊被任命为勐宋完小校长。3年间,他从一个青涩的年轻人成长为“老校长”,跟村委会、12个村小组、边防站的工作人员都已是“老熟人”。 学校和边防站共建法治校园,和村里一起举办“六一”活动,村里的道路、路灯基座和学校校门都刷上了同款图饰,勐宋村和勐宋完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统一。 离勐宋完小不到100米处,是村里的民族团结广场。记者到来时,广场上热闹非凡,勐宋完小四年级学生张杨凡正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嘎汤帕”节的演出。他们跟着节奏跳起民族舞蹈,头饰作响,彩穗飘飘,赢得阵阵掌声。“看,我们的孩子多大方,多有活力!”勐宋完小退休教师李冬梅在台下自豪地说。 李冬梅在勐宋完小工作了30年,见证了勐宋完小和勐宋村的巨变。在李冬梅的记忆中,以前,学生们害羞、不善言辞,“很没有自信”。 在长期的实践摸索和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决定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上打开突破口。教师们一起去找寨子里传承手工艺的老人聊天、学习,尽可能地把传统习俗和文化融入音乐、美术、体育教学。“孩子们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优势和价值,自信心就起来了。”李冬梅说。 现在,胡文俊成为学校的“大家长”。“加上我学校共有11名教师,平均年龄27岁。”胡文俊看着同事们满眼笑意,“他们有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新技术的使用能力,成长得很快。李冬梅老师也经常过来指导。” “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申报的国门小学资金下来了,标准数字教室、录播室、计算机教室今年都可以建起来了。”徐国飞乐呵呵地说。 茶山云雾渐散,红日温暖勐宋,校园里欢声笑语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