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校新风
2025-01-24 星期五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践行OBE理念 赋能劳动教育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于1956年建院之初的炼铁、炼钢和轧钢专业,不仅为包头钢铁集团、北方重工集团、核工业202厂等国家战略装备企业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研发英才和领导干部,更为我国材料、机械、冶金等关键行业的发展培育了大量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

  近年来,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OBE理念为导向,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以此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基础,力求以从思想到实践再到就业的全方位教育教学体系,推动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涵养劳动教育文化品格

  面向OBE理念的劳动教育,需要扎实的思想指引,才能筑牢教育根基。为此,学院将劳动教育嵌入到院园文化建设当中,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在思想层面深刻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教师层面,学院通过开展“党建引领促育人·劳动教育进课堂”的方式,集体学习相关政策文件,使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在学生层面,学院通过构建以“社团—基地—企业”为体系的劳动教育联盟,强化生产性劳动。依托这些院外组织对学生进行实地实时实操的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切实感觉、实地参观、切身体会、实际操作,全方位增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学院积极开展“劳模工匠进院园”系列活动,通过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工匠精神,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筑梦之路。例如,学院以课程思政形式宣传“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获得者卢仁峰的先进事迹,并邀请学院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赵莉萍开展讲座,学院师生代表通过聆听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体悟他们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近距离感悟劳模精神、育人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进而带动师生深刻领悟劳动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的内涵,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再其次,学院成立青媒中心,构建了新媒体矩阵,并以此广泛开展并宣传如“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服务性劳动等,从多角度、多层次,以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劳动意识,为深化劳动教育成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丰富劳动教育实践载体

  深刻的劳动教育需要广泛结合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领悟劳动的内涵与价值,因此学院积极努力拓展劳动教育的载体,不断向社区、乡村、企业等延伸,通过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内容,推动劳动教育入深入细。

  一是开展生活劳动实践。在加强学生宿舍卫生管理,培养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围绕院园绿化美化、文化设施清洁、学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厅保洁以及实验室、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的卫生打扫等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在集体劳动中提升个人生活技能,让劳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例如,学院开展的宿舍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优秀宿舍”评比、“寓见美好”短视频征集大赛,引导广大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在劳动中培养广大学生感悟团结、友爱、勤劳、朴素、勇敢的优秀传统美德。同时,学院还通过媒体矩阵对活动作品进行全方位互动宣传,以提高活动影响力,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再如,学院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弘扬劳动精神,践行青春誓言”劳动教育主题团日活动,开展了面向社区的图书整理、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及面向学院的会议室卫生、清理院园垃圾等,还有面向黄河湿地沿线、广场等地的排查和清理工作等,实现了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二是积极开展劳动创新。学院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围绕办学特点,积极打造“专业+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劳动教育”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开展的2024年“感恩母校—科大学子行”寒假招生宣传实践活动中,6名学生共同组成“内蒙古科技大学赴‘江苏省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寒假社会实践团”,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后前往“宿迁市第一高级中学”,向母院学生介绍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和招考信息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鼓励备考的优秀学子积极报考。

  再如,学院积极组织和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赛事,以大赛为抓手,依托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整合各类专业创新实验室、主题创新区、创客空间、路演大厅等院内资源,打造院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推动产创融合,鼓励所有实验室、实习实训场所等向师生开放,实现资源有机集成、统筹协调、开放共享,以促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劳动素养,培养造就一大批敢闯会创的时代新人。

  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劳动创新。学院依托第二课堂、“三下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劳动实践育人空间,为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劳动第一线,使其感受劳动的魅力,在实践中印证、加深对生产劳动的认知与理解。学院还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公益志愿服务,坚持设立劳动月、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参与主题公益劳动;学院还依托社区、街道、敬老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资源,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以培育学生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的意识与能力。

  结合专业开展精准人才培养

  为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学院依托自身地域及资源优势,积极与企业开辟合作空间,以期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方面,学院在以包钢集团为重点的深度院企融合的同时,还与内蒙古天择安全技术培训有限公司、北京鼎一通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等一大批公司实现了签订院企合作协议、共建院企实训基地等,为学生实习实训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另一方面,学院还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首先是积极“走出去”,即前往各专业对口企业进行交流、调研;其次是“请进来”,即邀请企业来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形成院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书写院企合作新篇章。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专项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3NGHZX-LD158]阶段性成果)

  (康蕾 孔敬 包金小)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高校新风 04践行OBE理念 赋能劳动教育 康蕾 孔敬 包金小2025-01-24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