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来源于真实、扎实的科研成果 ■依法守护科研诚信,就是在守护中国未来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基石,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从严惩处科研造假行为,特别是严厉打击科研中介买卖数据和论文产业链。 一些科研不端行为频频出现,特别是买卖数据和论文的“灰色产业链”滋生泛滥,严重破坏了学术生态,挑战了科技创新的底线。对这一现象进行依法治理,既是维护科研诚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健康、可持续的科技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诚信是科技发展的基本伦理底线,而数据和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买卖数据和论文不仅侵犯了科研伦理,还直接损害了科研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虚假的科研成果一旦被用于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或产业应用,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例如,虚构的数据可能误导科学结论,伪造的论文可能扰乱学术发展方向。依法打击买卖数据和论文的产业链,有助于守住科研的道德底线,确保科研工作者回归求真务实的初心。 科技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来源于真实、扎实的科研成果。如果买卖数据和论文的产业链继续泛滥,将严重破坏科研环境,导致真正从事创新研究的学者和团队失去公平竞争的机会。此外,这种行为还可能损害中国科研的国际声誉,削弱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依法从严打击相关行为,可以有效净化学术生态,为真正的创新者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 科研诚信的维护需要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基础。目前,虽然刑法、专利法等法律对部分科研不端行为有处理规定,但针对买卖数据和论文等新兴问题,还缺乏具体的法律条款或司法解释。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科研造假行为进行精准界定和分类处理,特别是对涉及虚假专利、买卖实验数据、代写论文等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的《意见》表明,司法机关已将打击科研造假作为维护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任务。下一步,应通过高质量的司法审判形成典型案例,对科研中介买卖数据和论文的产业链形成有效震慑。通过公开裁判文书、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大案件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意识到此类行为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 买卖数据和论文的行为通常涉及多个环节,包括中介机构、买卖双方以及平台运营者等。因此,仅依靠司法机关单方面的打击难以彻底根治。应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司法机关、行政监管部门等多方协同的治理机制,形成从源头遏制到终端惩处的全链条打击模式。例如,可通过加强对数据和论文交易平台的监管,关闭违法交易渠道;同时,强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自律管理,设立内部举报机制,对发现的造假行为及时上报。 买卖数据和论文的现象的出现,与当前一些科研评价机制过于追求“数量”相关。在某些领域,科研成果的数量甚至比质量更为重要,这无形中滋生了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果”的需求。因此,不仅要严厉打击相关产业链,还要推进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加注重成果的质量、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性,而非单纯的数量指标。应逐步改变过度依赖论文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的评价方式,探索多维度的科研评价体系。例如,将科研成果的实际社会效益和创新价值纳入考核指标,减轻科研工作者的短期压力。同时,应对科研人员的诚信行为建立信用记录,将诚信表现与晋升、项目申请等挂钩,引导科研人员形成自觉遵守诚信规范的意识。 科研诚信不仅需要外部法律法规的约束,还需要内部道德文化的支持。应加大对科研诚信的宣传教育力度,从高校到科研机构,普及科研伦理和法律知识,将科研诚信教育纳入高校课程内容体系。同时,通过案例剖析和正面典型宣传,让科研工作者深刻认识到造假行为的严重后果和坚持诚信的重要意义,从思想层面铲除不端行为的土壤。 依法守护科研诚信,就是在守护中国未来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科研造假行为尤其是买卖数据和论文的产业链,不仅损害科研的公信力,也对科技创新的长远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发布《意见》,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正是用法治为科研创新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接下来,要通过法律完善、司法实践、协同治理、评价改革和文化建设等,协同发力全面净化科研环境,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湖南省教育战略研究中心智库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