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想要给学生送些合心意的礼物,便让他们统计想收到礼物的清单。交上来的清单让我惊呆了:游戏周边、动漫周边、cosplay(角色扮演)服装、“小卡”、盲盒、牛奶、果冻……好多礼物我都没听说过。 关键是他们真实诚,什么都敢写。前一段时间读林洪泽的《90后来了》,作者说“90后”简单、真实,而我面对的接近“10后”的“00后”,看起来更简单、更真实。敢说、敢想、敢写,即便是在班主任面前,也丝毫不掩饰自己。 最后,我当然没有同意把那些周边作为礼物,但保留了他们喜爱的零食。或许他们也没有料到,我不仅没“阴阳”他们,反而真的在生日会和班级表彰会上奖励了零食。自此,他们似乎觉得更没有必要在我面前掩饰自己。生日会上,有个学生指定其他人送祝福时,要求全寝室的人陪他跳舞,其中有一个特别夸张的动作。我私底下问学生这个动作代表什么意思,他们都说是一个“梗”,但是也说不清含义。后来我上网去搜,逢人就问,终于知道了那个动作的大致来源。他们一方面跟风模仿,一方面却不清楚用意,我觉得,有必要借此好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上的“梗”。 在进行了关于“网络之梗”的辩论会后,我稍微松了一口气。作为一个“80后”教师,我似乎也不该落后。因此,我开始关注起年轻人的语言和文化,他们说什么时,我偶尔也会来个梗:“尊嘟假嘟?”说“梗”,似乎让我这个“一眼看上去就像老师”的老师具备了一定的亲和力。 为了跨越与学生间的代沟,我主动寻求改变,把很多事交给学生自己做决定。当然,我也意识到班主任无法替他们做决定。可在秋季运动会上,他们的表现还是刷新了我对“00后”的印象。 入场仪式需要一名引导员。一个女孩主动报名,说要表演一个节目,穿“魔芋爽衣服”。我问了几遍也没理解,她见说不清楚,就直接让我上网搜。天啊,就是扩大版的包装袋嘛!这肯定不适合运动会的主题,我没同意。她似乎早料到我不会同意,立马改口“可以穿可爱的卡通服”。我一再确认是否符合主题、不过于夸张,她一再保证。以前的学生都会第一时间来询问老师的意见,现在的孩子们则是想好怎么做才告知老师——幸好,我已经学会慢慢接受了这些事。何况,我也不忍心拒绝她。 等我走进教室,体育委员拿来两张纸。先让我看第一张,全是密密麻麻的零食清单,甚至还有锅巴土豆和麻辣烫。我苦笑。他们大笑。我摇头:“这样的食物清单起码要准备三天三夜。”他们妥协了。一个学生立即自告奋勇统计排前三的零食,包括奶茶、小点心和果冻。 我再也忍不住揶揄他们:“你们不是在开运动会,是在准备贵族沙龙。” 体育委员趁机又递给我另一张纸,只见“横幅”两字在排头重复了三次,并加了三个感叹号。 “oi,感受到9班的火热了吗?” 横幅内容很奇怪,不对偶,还有英文字母。 我问他们怎么念。他们张大嘴巴发音。 我有些紧张,这是什么“梗”?可以在公众场合用吗? 他们拍胸脯,放心,放心,绝对符合要求。 有了应对经验,退出教室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询。终于找到了源头与用法(一个打招呼的语气词),这才放下心来。但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在他们的横幅之后偷偷接了一句: “oi,是我们的青春在燃烧!” 一问一答,符合主题后,我才真正安心。 运动会后就是家长会。在确定以“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为主题后,我突然想到了他们的“梗”,像灵感爆发,我在课件的三个篇章中都加入了“oi”。我希望家长们也能明白那些“梗”,以便能真正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课件制作完毕,我突然感觉到了当老师的幸福:可以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oi”,我不由得换了一种新语言,对窗外的世界打了声招呼。 (作者系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