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甲辰谱新篇。自3月2日创刊以来,校家社周刊已在广大读者的陪伴下走到岁末。在这一年里,我们以“协同”为轴,以学校、家庭、社会为线,探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何以实现、该在何处着力,记录了来自学校、区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协同育人”是校家社周刊贯穿全年的主题。当大雁排成队列一起飞行时,比一只大雁独自所能飞行的距离要远得多。当学校、家庭、社会相互协同、相互支持的时候,我们创造了更多教育扩优提质的新增长点和新通道,跑出了教育发展新的加速度。 “协同育人”意味着社会圈层中的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都是培养下一代的教育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一个成年人、每一个社会组织都要承担起对下一代的呵护和教育责任。 家校社协同的重要性正在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要把下一代培养好,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的今天,家校社协同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好增长点。 家校社协同让育人变成了大家的事,让“一家做”变“大家做”、独自做变一起做、一起做变不同角度配合做——在协同育人水平提升的步频、节奏、速度中,教育凝聚出了新合力,迸发出了新活力,实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产生了“1+1+1>3”的叠加和增力效应。 一年来,校家社周刊立足协同育人,先后聚焦诸多话题: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农村家庭教育、家校关系、数字化赋能、情绪情感教育、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劳动教育、生活教育、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家长和社会参与学校评价、家校合作中的校长角色、学生规划、“五育”融合、内驱力培养、元宇宙影响家庭教育……其中有的是常说常新的老问题,有的是引人关注的新问题。这些话题不断拓展了校家社周刊的视野、宽度、广度和深度。我们发现,涉及下一代教育的任何一个方面,仅仅有学校教育都是不够的,都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已经形成相互关联的系统,成为缺一不可的整体。 一年来,校家社周刊刊发了大量各地协同育人实践的新探索、新经验。我们刊发了来自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学校校长和教师、社区负责人乃至家长的稿件,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学校、社区都在积极探索适宜学校和地方特点的协同育人新途径和新方法,探索推进工作的新节奏:隔代互学活动、主题亲子活动、组织家长读书会、做好家访、大思政教育、建好家长会、农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生态文明教育……这些实践案例,正是各地协同育人经验的聚合。 在最鲜活的教育现场,实践永远生动而丰富。来自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协同育人实践充满了探索、充满了活力,比如杭州市临平区的“家有爱”育人项目、潍坊清平小学的一个学生一份家访单……小小的教育故事和细节,就像大海中小小的浪花,构成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 校家社周刊还关注了不少“新鲜事”,比如田间地头家长会、“透明学校”的透明、家庭教育大模型、数字人教师、精准家访背后的大数据……这些来自教育实践一线的鲜活信息,反映着家校社协同育人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校家社周刊特别关注了“教联体”建设,如何建设好“教联体”,也是周刊2025年将要关注的重要话题。我们期待有更多来自一线的“教联体”建设探索和经验,共同把实现“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目标的基础打得牢牢的。 教育不是某一方的独奏,而是多方合力的交响。我们期待,通过“教联体”的建设,调动更多资源,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让协同中的效率成本、磨合代价变得最小,育人成效变得最大,持续保持“1+1+1>3”的聚合效应。 “1+1+1>3”是家校社协同要追求的境界,是一种协作模式,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在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中,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组织,所要追求的不是自身完美的“1”,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家校社整体育人合力的增强。 期待更多力量成为教育的力量,融汇进教育的洪流,助推教育跑出加速度。校家社周刊将继续与读者一起发声、发力、发光、发热,为建成教育强国而努力,为孩子们的更好成长、更美好未来而努力! (作者系本报编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