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焕萍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
新闻回放 最近,张怀民——一位生活于近千年前、生平不详的古人,又兴起一波“怀民亦未寝”的网络流量。苏轼所写的《记承天寺夜游》全篇不足百字,两次提及挚友张怀民。众网友与多地官方新媒体共话“怀民亦未寝”的网梗。 主持人语 “怀民亦未寝”成为热梗,踩中的是当代青年人际交流困惑和社会交往困境的痛点,本期三名同学的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表达了突破的期待。然而,将自己置身千年前的黄州就会发现,张怀民貌似被打扰了,实则是被关爱着。要想找到“张怀民”,自己如何先成为“苏轼”,这或许应该成为当代青年审慎思考的问题。 寻找“张怀民”不如成为“张怀民” 李媛(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怀民亦未寝”这一典故在网络上掀起的热潮,引发了人们对高质量人际关系的深度思考。从当代人的社交现状出发,这一现象无疑是对真挚友情的热切期盼。 千年前的黄州冬夜,苏轼与张怀民因月色欣然起行,相伴步于中庭。一篇不足百字的文章,勾勒出两人深厚而纯粹的情谊。彼时,他们身处相似的困境,却因相投的意趣结为知心好友。在清冷的夜晚,他们彼此的陪伴宛如暖阳,驱散了生活中的阴霾。这份友情,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熠熠生辉,成为后人心中向往的典范。 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忙碌的学习、工作和家庭事务缠身,社交时间被大幅压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自生活轨迹的变化,曾经亲密无间的伙伴可能已渐行渐远,失去了往日的亲近。对于年轻人,尤其是处于学业攻坚阶段的学生群体而言,“寻找张怀民”的渴望更为真切。面对学业、竞争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无比渴望能有一个如同张怀民般的挚友。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时刻,我们期盼着能与朋友分享学习中的困惑和突破,倾诉成长路上的烦恼与喜悦,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而多地官方媒体的积极讨论,则为这一现象注入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促使人们反思自身在人际关系中的态度和行为:走出虚拟世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真实人际关系的构建与维护之中;珍惜身边已拥有的朋友,以真心去经营每一段友情。 “寻找张怀民”不仅仅是一句网络热梗,更是当代公众在快节奏、高压力社会环境下对高质量友谊的追寻。从此刻起,不妨主动关心朋友,在他们取得进步时送上真诚的祝贺,在他们遭遇挫折时给予有力的支持。同时,努力提升自己,成为值得他人信赖、给予他人温暖的“张怀民”。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真挚而美好的友谊,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温暖篇章。 寻找“张怀民”是对高质量社交的呼唤 吕广龙(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苏东坡一句“怀民亦未寝”,让张怀民一度成为网络顶流。张怀民半夜被苏东坡叫出来一起“遛弯”的日子,被后世以“张怀民被叫醒941周年纪念日”纪念着。以互联网玩“梗”思维设想:张怀民如果得知此事,可能会礼貌地对苏东坡说一句:“你礼貌吗?”虽说如此,我们依然在寻找着自己的“张怀民”。半夜拉着朋友出门,看似“打扰”的背后,是年轻人对高质量社交的呼唤。 如今的距离太远了。高中以后,我们似乎很难再与一个人保持高频率的社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有的人大学四年下来甚至还认不全同班同学。微信好友越加越多,真正能聊上的却没有几个。当我们用“好的呢”“宝子”等字词试图拉近双方的距离时,人与人的交往似乎变得愈发礼貌,但情感联结是否真的可靠可能还要打个“问号”。我们渴望寻找“张怀民”,也是在试图抵消现实交往中的战战兢兢。 如今的距离又太近了。网络的普及与手机的便携,让我们可以时刻与网络上的其他人发生联系,甚至不自主地持续关注社交平台上的动态。这种过度联结,也带来了社交倦怠感。正如有文章所表达的那样:“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我们的社交‘表演’可以随时开始,没有终点,不分场合与时间。”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看似有些“冒犯”的苏东坡,可能也是为了安慰被贬的张怀民,以“念无与为乐者”的借口,带他出门散散心。有些人常把“成年人的世界太复杂”挂在嘴边,感叹“怀民难找”;还有一些人信奉“距离产生美”,不愿敞开心扉,却又看着别人的“怀民”黯然神伤。其实,正常的社交不需要太高的门槛,没有过多的礼貌,也没有过分的打扰,只在于心与心的交流,在于真诚纯粹。 转变社交观 找到自己的“张怀民” 吕乐(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近日,“怀民亦未寝”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讨论浪潮,网友们产出各种表情包模仿张怀民被苏东坡叫醒的样子,年轻一代还纷纷开启了“寻找张怀民”纪念日活动。“怀民亦未寝”热梗的出现,反映了在快节奏的“屏社交”生活中年轻人对高质量人际关系的期盼。 移动互联终端重塑了青年感知和联结世界的方式。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渠道,“屏社交”看似拓宽了世界,实际上却是虚拟人际关系营造出的亲密幻象。在网络上被归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相识,点头之交、“点赞”之交成为当下不少大学生的社交方式。虚拟世界隐去身份的交流方式或许为青年的网络社交带来了自由的火花,但关闭屏幕,回归现实生活,寻找像“张怀民”一样随时能“相与步于中庭”的知心好友却少之又少。 即使走到线下,青年的社会交往仍然可能面临着“友谊衰退”。当前,社会交往高速流动,人们常常因害怕“脱轨”而被迫加快脚步,社交方式容易交而不往、浅尝辄止,倾诉需求与归属情结难以找到合适的抒发窗口。人们不禁感叹,能拥有一个随时可以打扰又无需顾虑的“怀民”,几乎成了一种奢望。苏轼与张怀民这种建立在相似价值观与共同志趣上的“高质量友谊”实属友谊的典范。面对快节奏社会的“人际泡沫”,我们不妨转变社交观,将真诚、信任融入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中。如此,才有可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苏轼”或“张怀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