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加速发展,传统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土木工程领域也正面临智能化和信息化转型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模式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一直在思考、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数字化技术赋能、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广泛连接与共享的高校土建专业教学转型之路,探索构建涵盖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学科竞赛、泛在学习等多个维度的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多维泛在”育人共同体模式。 构建“多维泛在”育人共同体,促进教育资源高效整合与智慧共享 联合行业协会、主管单位、校友企业、当地乡村等共建育人共同体,把实践基地做实,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等各个层次开展合作,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模式。与绵阳市自然资源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各类行业规范等的编制和学生顶岗实习,加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培养;聘请绵阳市勘察设计协会、绵阳市城乡规划协会、绵阳市风景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专家作为学校校外合作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每年(疫情防控期间除外)定期安排学生到重庆市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异城市设计有限公司等校友企业实习,建立长期联合培养关系;与平武县报恩寺博物馆共建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促进古建筑群落保护与利用开发;与“联珠计划”当地乡村党支部帮扶结对,在北川县石椅村、涪城区杨家镇回龙寺村、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等周边乡村建立乡土建筑实践基地,师生们用专业知识推动乡村振兴,其中铁炉村通过乡村振兴改造项目实现了致富,2021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通过搭建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课程资料、教学案例、实践项目等)的集中管理与智能匹配,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泛在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计划与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行业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共创共享机制,引入前沿科技、行业经验和专业实践,形成多维度、跨领域的育人网络。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为“多维泛在”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和技术保障,促进智慧教育的深入发展。 深化智慧教育模式创新,实现专业教育与“多维泛在”育人共同体的无缝对接 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教学,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和学习场景,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够直观理解规划、设计的复杂性,还能在实践体验中亲手操作这些技术,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对规划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显著增强,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术优势,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育人共同体的价值观、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等要素深度融合。通过设计跨学科、跨文化的课程项目,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智能学习分析系统,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效,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在“多维泛在”育人共同体中实现全面发展,为高校智慧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实践范例。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社会实践、专业竞赛与平台建设齐头并进,展现育人共同体影响力 在社会实践方面,围绕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贯穿“课堂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为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完成多项实际项目,产生多个成功案例。 在专业竞赛方面,以课程设计为基础,要求所有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设计,近3年,取得了包括国际二等奖、全国一等奖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别奖项,展现了学院在数字化城乡规划与设计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 在研究条件和平台方面,科研教学融合提升数字化研究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学院强调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不仅追求学术上的卓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彰显了课题研究方向的前沿性和重要性。学院建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仿真研究中心”校级平台,采用数字孪生和虚拟仿真技术,探索三线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学院依托育人共同体,不仅成功获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的重要课题,还凭借在教学中数字感知技术的实践应用,荣获“2024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将会更加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多维泛在”理念,有效整合育人资源,创新与优化体制机制,以智能技术赋能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教科研转型,不断完善“多维泛在”育人共同体,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 (曾明颖 贾彬 彭慧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