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上,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课间,学生们在操场上嬉戏、运动;合唱、书法、泥塑、皮影、乐器等各种社团活动精彩纷呈……走进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每一所学校,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 近年来,环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县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一幅“学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美丽画卷正在环州大地铺陈开来。 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城乡孩子同享一片蓝天 初冬,雪落大地。走进环县城北新区九年制学校,亮丽的硬件、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环县县委、县政府为缓解进城务工人员、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难而兴建的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满足了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学校环境很舒适,学习氛围很好,我特别喜欢舞蹈社团。”学生范文莉是该校第一批新生,这所“高颜值”学校对她来说就像第二个家,“宿舍干净明亮,生活条件很便利”。 肯投入、重落实是环县办学条件不断提升的“法宝”。2021年以来,全县教育领域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改扩建学校126所,整体搬迁环城小学,增加学位2700个,进一步优化了教育布局。 与此同时,该县大力深入推进数字教育建设,通过教育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教育管理和评价效能。“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音乐课上,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吴世乾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展示,让本校和合道镇赵台小学学生同上一节音乐课,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了演唱技巧。 在环县,还有很多像赵台小学一样的学校,通过“专递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校校有机房,班班有智慧黑板”有效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让城乡孩子同享一片蓝天。 据统计,2023年以来,环县共投入资金482万元,为全县56所县城学校、乡镇初中及中心校建设教育专网,实现了“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全覆盖和校园无线网全覆盖,有力支撑在线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多措并举“育才用才” 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在环县一中化学教师李成龙的课堂上,教室大屏正播放着一张化学结构动图,引出了实验主题——酸碱指示剂的应用以及酚酞试剂的介绍。 “同学们,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环境中呈无色,在碱性环境中则会变成粉红色。”跟随着教师李成龙的介绍,实验桌旁的学生手持滴管,小心翼翼地将酚酞试剂滴入烧杯中的不同溶液里,分组进行酸碱指示剂的实验。 教室后面,还有一位“大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讲。他是李成龙的“徒弟”——青年教师董洁。隔壁的政治课堂上,刚外出培训归来的青年教师王馨曼,将互动式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近年来,环县积极搭建平台,赋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名师工作室,聚焦岗位大练兵,指导青年教师实现成长,推动全县教师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马瑜是环城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自从加入环县“慕娟娟语文名师工作室”后迅速成长。“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搭建了共同学习提高的平台,引领我们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马瑜说。 多年来,环县坚持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教育人才86名,依托省内师范院校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26名,成立7个教育学会、14个名师工作室和50人的环江名师团队,推动教师专业化素养提升。 打造校园特色品牌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店小二对武松说:‘客官,您少喝点,这大老虎可是要吃人啊!’”“武松大手一挥,大喊一声:‘看俺怎么收拾这只大猫!’”……在光影交织的小戏台上,环县五中道情皮影戏社团成员们手持皮影道具,棍飞线绕间,《武松打虎》的故事被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 环县五中还有许多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生社团。每天下午,行走于校园间,可以享受一场“音乐会”,钢琴、小提琴、古筝、电子琴,各种器乐声袅袅不绝…… 县域内的其他学校,同样拥有独具特色的课程项目。如南关小学积极搭建亲子阅读展示平台,通过举办读书节,开展亲子诗歌朗诵、共读一本书交流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是学校让我爱上阅读。同一本书,不同的课堂,不仅是阅读,还是探索和实践。”该校学生常嘉容说。 近年来,环县不断强化“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各校深入推进特色课堂教学,积极打造“课业辅导+体艺社团+一班一品”课后服务品牌,均衡发展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各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构建德育工作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让校园充满活力与生机。”环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