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法治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作用和重要价值。青少年法治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法治教育不只是一般的普法活动,更是培养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系统工程,是国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应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笔者在人民法院从事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工作,从接触到的案例和对20余名中小学校长访谈了解的情况看,缺乏法律意识是青少年走上歧途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在中小学阶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有效应对之策,但是目前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力量薄弱,法治教育教师多以政治学专业为主,辅以语文和历史专业,缺乏法律专业背景,难以满足专业化教学需求。二是缺乏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部分学校将法治教育课程视为“软性”任务,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不足,影响法治教育的实施质量。三是实践性不强。传统的法治教育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模拟法庭、案例分析、现场参观等实践活动较少。四是校家社三方协同不足,合作机制不完善,未能形成推动法治教育的整体合力。 如何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总的来说,要高度重视,构建科学完善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青少年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培养青少年法治观念,强化法治思维,注重实践与互动,促进法治行为的践行,为新时代青少年德法兼修助力。 具体来说,笔者有四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是培养法治教育专业教师。首先,各级各类学校应支持在职教师通过攻读法律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或参与专项培训转型为法治教育专业教师;有条件的高校应开设“法学+教育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联合优势学科专业进行法治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小学法治教育储备专职教师。其次,学校可从社会层面引入法律专业人才,如聘请公检法司工作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为学校法治教育提供专业支持。最后,要建立师资培养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师资专项培训,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内容涵盖最新法律知识、教学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确保师资水平持续提升。 二是优化法治教育课程设计。根据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结合规则意识培养、法律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树立等内容,系统设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系统连贯的法治教育内容,小学阶段以生活中的规则为主,初中阶段侧重法律意识启蒙,高中阶段关注法律制度和责任承担。同时,学校应深度挖掘地方资源,利用司法案例、法治文化和实践场所开发特色教学资源。地方司法部门可以联合学校共同开发案例资源库。此外,学校可整合多媒体技术和在线资源,利用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生动呈现法律知识和案例,让青少年在情境中学习法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丰富法治实践教育内容。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青少年感受法律的实际应用。学校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强化共鸣感和认知深度;组织青少年参与模拟法庭,以具体案例为主题,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证人等角色,通过亲身实践了解诉讼程序和法律逻辑。同时,学校可以利用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反诈宣传周”等节点,开展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学习宪法知识;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引导青少年认识并远离毒品;分析常见网络诈骗手段,通过情景模拟帮助学生学会识别诈骗信息和采取应对策略等;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律所等机构,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法律职业的工作特点。 四是促进法治教育多元联动。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法治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实践保障,选派优秀法律工作者,以专题化、持续化的形式,定期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其次,学校应配备专职法治教育教师,开设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专门课程,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式,采用丰富多样、互动性强的形式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理解、认同法治精神。再次,应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可以依托行业资源,在社区、公园、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建立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场景,并通过组织法律讲座和公共宣传活动等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覆盖面。最后,家庭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通过讨论社会热点事件或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孩子树立法律意识。家长应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为孩子树立遵纪守法的榜样,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青少年自身需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阅读法治读物、观看法治宣传视频等方式加强法律知识储备。家长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法治活动,强化自身的法治意识和行动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尊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贵州省兴义市笔山小学法治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