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观察、坐下来倾听,了解儿童真实的兴趣与需求。”“避免将幼儿游戏变成教师主导的活动。”日前,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墨河金华幼儿园教师张梦遥在新沂市城北幼儿园跟岗学习了一天,收获满满。在当天下午的跟岗教研中,她还全程用手机录下教研过程,准备回去之后复盘研究。 张梦遥所执教的幼儿园是一所民办园,她说:“能到市里最好的幼儿园跟岗学习,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过去两年,新沂全市18个乡镇大力推行“乡园联盟”,以一所镇中心园带动区域内村园和民办园发展的模式,让村园和民办园走进中心园,零距离、面对面交流与学习。通过“联思想”“联行动”“联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打造乡村孩子家门口的优质园。 联思想,构建一体发展格局 “丢掉教师用书后,民办园的教师很茫然,没有了抓手,他们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无所适从。”2021年底,刚刚担任新沂市教育局幼教专干的李玲,参与全市的普惠性民办园验收,一个月的时间里,她调研了全市38所民办园,留下的整体印象是,民办园普遍存在师资水平偏低、保教质量不高等问题,学前教育在公民办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李玲梳理了全市幼儿园的情况,120所幼儿园中,村级公办园有22所、民办园有72所,民办园在园幼儿覆盖率占全市的44.45%。“这些幼儿园直接关系着全市学前教育的发展,更关系着每个孩子的成长。” 如何推动区域学前教育发展?新沂市教育局副局长曹培军坦言,其实在2021年,新沂就建构了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但成效并不明显,对于村园、民办园的带动力不足。2022年,新沂决定牵好中心幼儿园的“牛鼻子”,明确提出公办园引领示范,全面提升区域内村园和民办园的办园质量,打造“乡园联盟”,以1所中心园+N所村园+N所民办园的模式,滚动向前发展。 如何有效推动乡园联盟?乡园联盟“联”什么?“思想认识是第一位的。”曹培军说,对于公办园来说,要发挥中心园“领头雁”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带动力;对于村园、民办园来说,要转变他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 新沂在全市范围内发出倡议:要树立“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新沂学前精神”;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要有培养好每一个幼儿的担当与责任。 新沂相继出台了《农村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指导意见》《乡园联盟实施方案》等专项文件,指导乡镇幼儿园在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创设等方面提档升级。此外,定期召开村园、民办园园长会议,组织民办园园长围绕“我的教育叙事”“我和我的幼教团队”等话题撰写文章,激发园长做教育的内驱力。 目前,新沂已经形成层层重视、园园参与的一体化推进局面。新沂将村园、民办园考核结果列入对各镇中心园的总体考核中,各中心园每学期都要制定联盟的目标任务,把区域内所有村园、民办园当作“自留地”,民办园也有了自己的“主心骨”。 联行动,以“大联动”促进“真学习” “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棒子,可以是美工区的材料,也可以是建构区的材料,在孩子们手里,它们可以‘变成’很多东西,这个过程可以促进他们的想象与创造。”记者见到新店镇春华幼儿园园长宋号召时,他正带着教师在新店镇中心幼儿园学习如何更好地投放低结构材料,从而有效支持幼儿游戏。 “关于低结构材料的投放,我们以前以为越多越好,看到哪个方便收集就投放哪个。”宋号召告诉记者,他们每个月到中心园观摩学习一次,中心园的教师也会为他们“问诊开方”,“下个月,联盟内其他4所幼儿园要到园内观摩低结构材料在游戏中的运用,对我们进行学习效果检验。” 学习、指导、多方互动……每个月都会在新沂乡园联盟的每一所园上演。村园、民办园走进中心园沉浸式学习有准备的环境创设、一对一倾听、师幼互动等,每次活动完,还要参与研讨,当天的收获、疑问在研讨中一一分享,学习的强度大,收获更大。 新沂把活动作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让村园、民办园走出门办教育。以各园的“大联动”促进“真学习”,推动大发展。联盟内部要联动起来,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制定一份活动计划,每个月活动一次,每所园固定安排一位园长、两位教师参加,每次活动围绕一个话题,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分享。 “平等地对待每一所幼儿园,所有幼儿园都有均等的机会,一所都不会少。”李玲介绍,除了联盟内部,教育局组织的所有专业研训、教师专业素养竞赛等,公办园、民办园也一样参与。 唐店八户幼儿园园长刘小苗告诉记者,除了联盟内的活动,她一年下来,还要参与教育局组织的各类讲座、研修10次左右。对她来说,办园14年,尽管这两年生源有变化,但是干劲更足。“与以往‘闭门造车’办教育不同,现在有了‘娘家人’,而且镇里幼教专干也是幼儿园的常客,有问题可以随时找他们。” 联发展,所有园所齐头并进 草桥镇第二幼儿园是一所村级幼儿园,3年前有近200名在园幼儿,如今只剩90名。“生源减少意味着孩子们游戏伙伴的减少。”园长王聪情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草桥二幼在草地上打造开展混龄游戏的“童年小院”,搭建稻草屋、砖头屋、泥巴屋,孩子们用收集来的石头、树枝装饰自己挖的池塘、院子。 在“童年小院”里,孩子们春天抓蝌蚪、夏天栽荷花、秋天捉蚂蚱、冬天踩冰。通过自然材料与季节、区域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草桥二幼开展泥的艺术、三餐四季、帐篷里的悦读等活动,处处都是孩子们探索与学习的痕迹。 如今,走进新沂学前教育,村园与中心园、民办园与公办园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像草桥二幼这样的“童年小院”越来越多。 在乡园联盟推进过程中,新沂发现乡镇幼儿园占地面积大,在地资源丰富,于是集各联盟园的力量和智慧,推动各幼儿园聚焦本园拥有的文化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打造属于孩子们的“童年小院”。 各园利用富有乡土气息的“童年小院”点亮儿童的生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去建构课程,保教质量明显提升。幼儿园环境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也在提高,观察与倾听、活动组织、儿童发展评价等核心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瓦窑镇幼教专干王艳丽介绍,瓦窑镇中心幼儿园与一所村园、一所民办园结成乡园联盟,在打造“童年小院”的过程中,中心园16名专任教师与联盟园所有教师建立起一对一的帮扶机制,专业共读专业书籍、一起研修培训,教师不断更新理念,提升理论水平。去年,新沂成立了“发现儿童 守望童年”童年游戏研究团队,76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民办园骨干力量。 乡园联盟让原本处在乡镇的薄弱园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办园、民办园都有孩子们热爱的“童年小院”。目前,乡园联盟已经成了新沂学前教育保教提质的引擎。全市学前教育进入了持续、螺旋式的上升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