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学前周刊·管理
2024-11-03 星期日
创设儿童“在场”的游戏空间
  幼儿在户外游戏场上玩“斗鸡”。 吴谢谢 摄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其空间创设是基础与保障。在实践中,幼儿园游戏空间创设存在不少误区:游戏空间布局碎片化,空间结构化程度高;游戏区域有明显的边界区隔,相对封闭,渗透程度低;游戏空间功能固化,主要表现为游戏材料固化和情境固化;游戏空间创设“教师中心”倾向明显。这些误区,都成了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幼儿园不断省思的问题。基于实践探索,我们关注儿童参与,创设了儿童“在场”的游戏空间。

  1 游戏空间的创设取向——教育空间

  2017年,浙江省开始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在课改理念引领下,游戏活动从课程实施的途径之一,逐渐发展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在不断规避、调整游戏空间创设误区的过程中,教育空间成了我园游戏空间创设的新取向。

  空间布局由碎片化转向模块化。幼儿园的游戏空间不应是被精心划分与布置的碎片化状态,而应创设模块化空间,以满足幼儿需要。在对室内游戏环境开展“空间革命”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减少按功能划分的游戏区,尝试进行同类合并,如超市、娃娃家等角色游戏统一归于角色区。在专用活动室如美工室中,原先按细致功能划分的手工区、玩色区、扎染区、泥塑区转变为材料区、创作区和展示区三大模块。这种模块化空间整合,能避免空间碎片化导致的创作材料单一问题。

  一次,教师观察到一名对艺术创作很有想法的幼儿,为完成一幅彩色豆豆拼画作品,她需要水粉颜料、卡纸、各种豆子、木片、小树枝和乳胶。若在碎片化的美工室,她需要跑到左侧的手工区、右侧的玩色区和门旁边的材料筐领取材料,会大大浪费创作时间。而在模块化美工室,她只需按标签寻找材料,完成作品。因此,我们提倡空间“解构”,以降低布局的结构化,提升活动区的整体性和模块化,为各种元素交织碰撞提供空间,提升幼儿游戏创造力。

  空间从边界化、功能固化转向融通性。在游戏空间建构过程中,教师要秉持整体、开放的空间观,模糊边界意识,让原本固定、刚性的游戏空间变得融通、有弹性。例如,晨间锻炼时,我们允许幼儿将运动游戏拓展至农场、农家小院。有的幼儿会背上背篓、挑起扁担,穿梭于“田间小路”;有的幼儿会将平衡车骑进农场,沉浸在开着“拖拉机”播种收割的游戏情境中。这在拓展活动边界的同时,实现了游戏空间的自由流动。打破空间界限后,我们尝试增加材料的融通性,如沙池游戏中,我们除了提供玩沙工具,还增添亚克力板和颜料,幼儿除了探索沙水奥秘,还能玩沙画,艺术体验更加丰富。

  创设者由教师主体转向师幼共建。幼儿是游戏空间的主体。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应作为游戏空间创设的主要标准,且要增加幼儿参与的机会。因此,我们对幼儿与空间关系的关注,已经从关注幼儿如何学习以便适应以成人为主导的环境,转向探索幼儿在环境创设中扮演的共建主体角色。于是,在自主游戏时,教师改变以往事先划分、布置游戏区域和创设固定游戏情境的做法,使一切现有或潜在的空间处于未被“开发”与“利用”的状态。在班级空间,幼儿可根据需要,将原本设置好的区角柜自由移动,按照游戏意愿自主规划和使用。

  基于教育空间创设取向的游戏空间,是为了支持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它让幼儿实现了连接与交互、共享与共建、发现与创造、自主与自由。

  2 游戏空间的发展走向——材料超市

  材料是支持幼儿游戏的重要元素。随着游戏空间的模块化、无边界化,空间功能具有融通性以及儿童被赋予空间创设的主导地位后,原本按游戏区域投放材料的传统做法已然不适宜。如果投放的材料与游戏区域匹配度过高,就会不同程度地限制材料和游戏区功能的发挥。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摆脱对游戏区域的依附性,使得材料使用的场所、人员、方式及发挥的功能实现开放独立。于是,源于生活中超市购物的体验,我们根据不同的游戏空间,创建了班级材料超市、走廊材料超市、专用活动室材料超市、户外材料超市等,作为材料资源库。

  依托布局、材料、容器等物质实体的空间建设,我们在材料超市的创建上更加关注以幼儿为主体的关系空间构建,注重幼儿在空间建构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幼儿拥有更多权利、能力参与其中,并决定空间的生产和再建构。

  材料收集由教师主导转向师幼共同选择。材料是为幼儿游戏服务的,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对所需材料拥有第一发言权。因此,每次游戏前教师会聚焦幼儿对某一主题的兴趣和想法,由幼儿绘制材料收集清单。之后,教师会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主题、材料收集清单,从幼儿兴趣、经验及材料的结构性、功能价值等角度综合考虑,师幼共同确定收集的材料。

  除了材料收集外,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优化材料的收纳、归位、更新。幼儿园所有的材料收纳装置都能移动,有带万象轮的、有带把手的、有材质轻巧的、有可组合的。收纳装置的多样性使得材料在班级间流通成为可能。

  3 游戏空间的重要支持——材料多变

  从高结构材料到开放性材料。在游戏环境创设中,幼儿接触到的开放性材料越多,他们越有可能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材料。因此,教师会有意识地减少投放玩法单一的高结构材料,多收集投放无玩法限制的开放性材料,如硬纸板、PVC管等,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支持幼儿开展大量“以物代物”游戏,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从简单材料到复杂材料。普雷斯科特等人在解读游戏材料时,描述了简单的单元、复杂的单元和超级单元3个概念。例如,一块橡皮泥就是一个简单的单元,随着材料种类的增加,如加上牙签,再加上饼干模具等,材料就实现了从简单到复杂再到超级单元的变化。在教师观察游戏过程中,当察觉到幼儿需要进一步探索时,就说明简单材料已无法满足幼儿需求。就像在沙水游戏中,幼儿能非常熟练地将沙子装进饮水机桶里,因此教师提供了一些细长的树枝和管子,这引发了幼儿将沙子从饮水机桶里挖出来的活动,但能挖出的沙子只有一点点。后来,教师又投放了水管,加入水。接下来,幼儿进行了大量尝试:水桶如何放置最利于水管对沙子进行冲刷?多大的水流能让沙子流动最快?可见,复杂材料能帮幼儿加深对沙子流动性的认识。

  从吸引性材料到挑战性材料。支持幼儿进行游戏探索,除了要增加材料的复杂性外,教师还要投放各种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反应,考虑是否提供更有挑战、更有刺激性的探究性材料,以推动游戏进一步深入。例如,在幼儿探究制作遮雨棚的活动中,教师在材料超市里投放了不锈钢水管、铝塑管、亚克力管等能刺激幼儿开展“拱形支撑”探究的材料,从而支持幼儿选择更适宜的拱形支架。

  材料功能从单一转向开放多元。材料不再被成人赋予固定功能和价值,不存在固定搭配,不被局限在某一游戏活动中使用。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可根据需要,自由探究材料的多种功能。看到手脚协力板这一游戏材料,成人首先想到它能促进幼儿手脚协调、跳跃能力发展。但在进行动车站游戏时,幼儿充分利用它摩擦力大且柔软的特点,替换了游戏中原来安全性不高的刚性U型管,将其作为连接动车站安检门的工具。又如体操垫,多数幼儿园会将其作为活动的地垫使用,但我园幼儿会根据创设的游戏情境,拿体操垫当推拉门、遮雨顶棚等。

  在游戏空间创设中,我们实现了物质空间撬动关系空间的改变。幼儿不仅存在于游戏场中,还能在游戏场中自由地表现和传递对生活、对世界的体验与感受。师幼关系不是一方在“场外”向“场内”看,另一方在“场内”向“场外”看,而是师幼双方共同创设自由、开放、支持性的游戏环境,让幼儿主动、积极、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

  (作者系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幼儿园园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管理 02创设儿童“在场”的游戏空间 贾令厨2024-11-03 2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