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以特色资源研究为重点,是地方资源开发的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专业群,以为四川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与战略资源开发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聚焦地区实际需求,加强专业群建设
该专业群面向生态文明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构筑、“双碳”目标实现等国家重大需求,高度契合《四川省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四川省攀西地区战略资源和川西北生态屏障建设重点领域需求。专业群聚焦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地质脆弱区的水土保持和工程修复,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聚焦四川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全过程,着力农业矿业减污降碳、稀土绿色化综合利用研究,助力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开展在地化科学研究,支撑专业群建设
该专业群紧紧围绕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问题和特色资源绿色化,在水土保持、高原湿地恢复、林草火灾防控、稀土及钒钛尾矿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特色科研。建有“四川高原湿地生态与环保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4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4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9项。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四川省重要生态示范区建设,与中国稀土集团、攀钢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四川稀土、钒钛等特色产业绿色化发展及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坚定学校战略目标,支持专业群专业硕士点申报与建设
错位办学,培养绿色人才。长期扎根凉山,与川内其他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面向上形成错位。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并实践凉山“四得”人才的“四维一体”培养模式,培养政治过硬、基础扎实、工程能力强且富有创新精神的绿色人才。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示范专业4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个;30%以上的毕业生扎根四川民族地区创业就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升学率稳定在20%以上。
引育并举,锤炼在地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按照环保铁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要求,引育并举,选聘银龄教师、外聘行业企业专家指导青年教师,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与实践技能素养,锤炼出一支懂凉山、精环保、能扎根、有情怀的资源与环境高层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应用驱动,科技赋能资源与环境技术创新。聚焦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和特色资源绿色化综合利用,依托攀西地区稀土综合利用及重点流域生态修复2支研究团队、四川高原湿地生态与环保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4个研究平台,重点攻关农业矿业减污降碳、稀土绿色化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构建了特色产业全生命周期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研发了森林火灾实时预报预警扑灭系统、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和稀土尾矿综合利用等技术。
知行合一,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体。围绕稀土、钒钛、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组建由学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育人共同体,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服务脱贫攻坚培养知行合一的实践创新型人才。与中国稀土集团、攀钢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共建培养基地。
产学研用,助力民族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对接环境保护和行业产业重点领域,聚焦稀土尾矿综合利用、土壤修复、高原湖泊保护等地方重大需求,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社会服务模式,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持续发力,服务民族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培育服务地方团队5支,长期为邛海、泸沽湖提供生态监测服务,治理典型生产障碍耕地并形成示范,校企合作解决轻稀土低品位回收利用等多项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数亿元。
精准施策,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全面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就业帮扶政策,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建成“书记+院长+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毕业生”联动帮扶机制,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1.14%,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57%。
目前,该专业群申报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硕士点已通过四川省学位办资格评审,由四川省向国家推荐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
(张万明 朱占元 李海涛 邹敏 王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