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1日 星期四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四岗四入、四阶递进”培养制造业数字人才
王翠凤 何建华 林凤功 刘思默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近年来,围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力打造福建省机电一体化技术“双高”专业群,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0个专业。为服务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下简称“智改数转”),不断对专业进行优化调整,取消了数控技术等老旧专业,开设了工业互联网应用新专业,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制造类专业数字技术技能人才。

    制造业智改数转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多种数字技术的集群式创新突破及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对制造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全要素的改造。福建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份,具有数据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融合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借势发力,努力培养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制造业数字人才。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形成了“四岗四入、四阶递进”的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育人成效增值,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职教动能。

    数字技术更新迭代,促进形成“德技并育、服务发展”育人新理念

    学院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岗位内涵变化和数字技术更新迭代需求,归纳出制造业的智改数转对复合型数字人才的新要求,精准定位了制造类专业复合型数字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以德为先、以能为本、德技并育、服务发展”的育人新理念,将道德品行、理想信念、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数字素养等与知识技能教育一体化培养,使学生具备工程实践创新和数字应用能力,以及多岗位胜任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强调教育的服务属性,在专业、课程、师资等育人要素上形成适应发展的育人生态,在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等层面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实现了以职教动能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愿景。

    研制岗位胜任力四维模型,精准培养制造类专业数字人才 

    选拔教师和能工巧匠、技术专家等,组队调研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后的典型岗位,开展岗位精细化工作任务分析,梳理素养、知识、技能点,提炼核心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数字素养和数字应用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由“职业素养、通识专识、职业能力、数字素养”组成的制造类专业数字人才岗位胜任力四维模型。基于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职业能力,对接职业标准、专业标准、证书标准、竞赛规程,重构“基础、通用、复合、综合”四大模块和20个子模块的专业群“项目贯穿、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最小单元开发全流程项目化课程,并根据行业发展态势适时动态调整,确保育人成效。

    探索“四岗四入、四阶递进”模式,助力制造类专业数字人才培养

    借鉴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总结国家教育部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和福建省特色二元制人才培养经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养养成和数字素养养成为两翼,通过“基础—进阶—提升—强化”四个阶段的校企协同育人,学生历经“识岗入门—跟岗入行—适岗入道—顶岗入职”,实现从职业探索到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基础阶段在校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模块课程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数字意识的树立,在企业进行生产认知实习,使学生识岗入门;进阶阶段在校进行专业通用模块课程学习、专项技能和数字技能培养,在企业跟岗实习,使学生跟岗入行;提升阶段在校进行复合模块学习和证书培训鉴定,在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精进复合技能,具备数字应用能力,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使学生适岗入道;最后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提升岗位胜任力,达到顶岗入职。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化产教融合,践行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不断提高数字人才培养质量。近两年,专业群学生有两人获福建省技术能手、4人获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7人次先后获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国际级银奖1项,国家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1项。60%以上毕业生均在数字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学生发展好,企业评价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入选福建省“双高”专业群,带动智能制造学院专业群整体协同发展,为福建省制造业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王翠凤 何建华 林凤功 刘思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