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
赤峰卫生学校
聚焦“双优”建设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凌风 胡啸宇

    当前,中职“双优计划”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赤峰卫生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推动学校向高质量、特色化方向发展。通过上好思政课、加强产教融合、打造优质专业等举措,打出系列组合拳,助力“双优建设”行稳致远。

    构建“大思政”格局

    深化教书育人内涵

    为加强德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并精心制定了《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挖掘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实训课中的思政元素,形成专业的思政元素案例库,确保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为了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学校将国防教育基地作为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革命精神。同时建立了校外名师、校内导师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机制,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共同提升教育质量。

    此外,学校制定了《思政教育优秀教案评比办法》,鼓励教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每学年,学校都会举行教学示范课和班会观摩课,展示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并组织教师参加市级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在德育活动方面,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校团委、学生会则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社团和志愿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节假日期间,学校还组织师生参观校外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学校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组织班主任参加省市级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能力比赛,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素质,学校搭建了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饮食、宿舍、行为和劳动文化,引导学生遵守公共道德,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加强产教融合

    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制定了《校企合作运行与管理制度》,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经过精心筛选,学校与翁牛特旗医院、赤峰市生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在人才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学校与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共同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品牌。

    在护理专业建设中,学校推行了“三方联动、岗课融通、育训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企业、行业三方紧密合作,实现岗位需求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优化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主线、两互动、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结合“1+X”证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学校建立了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该体系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为“内蒙古卫生健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员之一,学校积极参与集团建设工作,推动完善集团章程和理事会等组织机构,规范治理结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技术服务功能,协助集团成员企业推广最新技术,提升集团服务人才培养能力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创新教育模式

    打造高水平专业

    为确保专业群建设的高质量,学校成立了专业群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并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包括通用基础、岗位核心能力和个性发展三大部分,开展相关课程标准制定。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学校注重优化教师结构,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同时聘请行业内的技术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经过三年努力,专业群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2%。

    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学校积极推动教学能力竞赛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职业教育新形态,广泛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拓展教育空间,促进个性化学习。

    学校打造现代化教学设施,通过新建VR虚拟仿真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云机房和智慧教室等,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实践学习环境。同时,结合校外实训基地,成功构建了集实训、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一体化教学实训中心,为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评价体系方面,学校实施了多元化评价模式,包括常规考核、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价等,并试点实施了学生课程学业考核评价模式。同时,建立了学期学生课程学业质量信息分析与反馈机制,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格局。

    未来,赤峰卫生学校将以“双优计划”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凌风 胡啸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