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高教周刊·探索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如何优化
袁红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还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引领下,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当前,高校需要深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教性、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因此,为了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人才保障工作,高校应正视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当前课程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探索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走向系统化的过程,目前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在支撑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创新创业课程具有高阶性,使得师资团队对创新创业的“可教性”产生了怀疑。在素养时代,课程要求教师将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提升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而创新创业类课程则更进一步,要求学生拥有创生知识的能力,还鼓励他们创设项目或创办企业。显然,创新创业课程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尽管高校课程师资团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高度认同,但面对其高阶性的要求,他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进而开始质疑创新创业的“可教性”。

    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但部分高校的课程教学缺乏丰富多样的教学场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将课程教学内容融入现实或虚拟的场域。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中,更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积累社会资本,进而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行动产生积极影响。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方面相对滞后,创业产品(服务)设计、创新思维类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有待改善。这些问题都与教学场域的不丰富密切相关。

    再次,创新创业活动具有社会性,要求课程拓展并耦合社会资源,但师生的社会资本意识薄弱。社会资本包括信任、网络、规范等要素,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创业者获取关键信息、建立合作关系并获得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社会性意味着课程建设不仅需要关注课堂内的知识传授,还需要融入社会资源、实践经验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元素。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们往往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缺乏对社会资本的重视。同时,课程建设缺乏有效的社会资源引入机制,高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资源也未能充分融入课程,从而难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资本意识。

    最后,创新创业课程评价具有模糊性,课程内容过于侧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这种倾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单纯的知识传授无法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学生。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和实践力是学生应对复杂多变现实世界的关键能力,也是他们未来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除此之外,课程评价的模糊性还导致缺乏有效的改进机制,这不仅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制约了课程质量的提升。

    针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

    一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实现创新创业“可教”的多元认同。国内外多项实证研究证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可教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必须变革理念,让师生广泛认同和接受创新创业能力可教的观念,为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效能增值提供内生动力支撑,由政策主导向师生主导转变。高校要深刻把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内涵,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便更好地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并指导学生实践,从而消除教师的本领恐慌。

    二是加大创新创业实践场域建设,满足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需求。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学生在“创中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创新创业的精髓。高校要加大投入,构建集创新实验室、创业孵化和项目实践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平台。教师要设计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课程、项目实践、社会实践等多个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社区、企业等现有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教学场域,全面解决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三是耦合创新创业课程关系网络,积累创新创业课程的社会资本。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将校企合作等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源下沉到创新创业课程,建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机制。教师应主动与课程建设利益相关者合作,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扩大学生社交圈子,并在课程和教学目标中融入增强社会资本的意识。高校要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创新创业课程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理念和实践经验,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持续发展。

    四是明晰创新创业课程评价内容,确立培养实践能力的价值导向。高校通过制定清晰、具体、可衡量的评价标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与方向。创新创业课程的评价标准应兼顾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如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和实践力的培育;要注重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和努力程度,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要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调查、教师交流、专家评审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了解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

    (作者系温州商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2021级教育博士研究生;本文系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20220667]、浙江省2022年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创意营销大赛实践”的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