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5日 星期五
建设教育强区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张宁娟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教育系统各个领域都在回答“强国建设,我应何为”这样一个时代课题。区域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责任主体,如何答好这个时代课题,个人认为,必须思考三对关系并基于此谋划自身建设。

    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狠抓区域教育发展水平

    整体是由诸多部分构成的。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各个区域的教育都强起来。从这个角度看,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发展速度。各地必须切实提升自身教育发展水平,这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前提性要求。

    当前,各地区都应该顺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期待,合理配置区域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譬如,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庆市南岸区在20多年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基础上,结合人口变化、教育布局调整等组建了35个教育集团,形成了“名校+”紧密型、“高校+”贯通型、“地域+”与“主题+”联盟型等多种类型的联合办学模式,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的均衡水平和办学质量。目前,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政策导向也已明确,各地纷纷在优质高中提质扩容、积极发展综合高中、大力推进普职融通等方面着力提升高中阶段教育供给能力,以缓解人民群众的教育焦虑、支撑强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从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入手,更好提升区域教育贡献度

    建设教育强国,它不是抽象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教育对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的贡献程度和支撑力度上。

    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发展实际以及顶层规划,把职业教育放在区域“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统筹考虑、系统谋划,推动职业教育快速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支持区域内优质中职学校提升质量。随着学龄人口下降、人民群众对教育期待日益增强等,区县中职教育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必须转型升级。支持中职学校提升质量,切实促进职业院校成为本地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更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支持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跨区域贯通发展。“院校联动”的职业教育模式,江苏省已有20多年的探索。相关经验证明,“院校联动”有助于中、高职院校在办学目标、资源配置、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各方面实现深度联合,既能为高等职业学校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同时更有助于学校实现与市场企业有效对接,及时调整和丰富课程内容,为县域及时培养大批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保障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入手,切实增强区域教育显示度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教育强国与世界上其他的教育强国有本质上的不同,建设教育强区必须重视这些本质上的特殊要求。不仅要在强国的一般性指标上发挥支撑作用,更要在强国的特殊性指标上提高区域教育的显示度。

    要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特别是要聚焦“卡脖子”技术清单,依托当地高等教育资源,优化调整STEM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渠道,为解决当前科技人才“卡脖子”问题提供地方方案。譬如,广东实验中学从2002年开设广东省创新人才培养班,到2015年启动“格致课程特色班”,再到2023年开设“钟南山理科实验班”,创建了初高中贯通衔接式学科竞赛培养体系,让一批优秀学子尽早脱颖而出。

    必须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为党育人,切实强化教育的国家主权和意识形态属性,探索时代新人铸魂育人工程的区域落地机制。譬如,上海市横向上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360度育人“大熔炉”;纵向上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有机衔接”的育人体系。

    要正视我国地缘政治复杂的特殊国情,切实发挥教育在强悍民族心魄、凝聚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一方面,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题主线,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行动。

    另一方面,全国各区县更要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凝神聚气的特殊作用,将其放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高度抓落实。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