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高校新风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安阳工学院
下足功夫 激发专业建设“乘数效应”
赵卫兵

    近年来,安阳工学院专业建设在多个层面实现“国字号”零的突破,实现“从1到N”的裂变,为高质量推进专业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以红旗渠精神为依托,挖掘红旗渠精神跨越时空的思政育人元素,实施安阳文化进校园工程,开设安阳文化系列选修课,将安阳厚重的历史和地域特色文化融入校园建设,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知识和安阳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专业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确保每节专业课有“知”有“情”,润物无声地起到育人效果。

    优化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坚持“撤、增、锻、塑、转”,加快专业调整优化,围绕工科优势和航空特色,实现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围绕河南省七大产业集群、安阳市四大千亿级产业和低空经济发展,明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靶向性。聚焦低空经济,助力低空消费、低空制造、低空服务、低空管理全链条融合发展,将通航、无人机等航空领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科学设置新兴交叉学科专业,重点布局航空类学科专业,全力打造航空办学特色。瞄准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开发研究方向,新增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器运维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智能建造等专业。针对安阳化学工业集团等多家航空材料高科技企业集聚安阳的情况,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传统专业进行提质锻强、重塑升级,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

    学校按照品牌专业“做大一批、做强一批、做优一批、做特一批”的建设思路,以地方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集群。秉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坚持“办学定位和培养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路线修订,突出应用型办学定位,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共建课程建设,实现“产业+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一流课程、课程思政、行业课程引入,校企联合开展课程结构优化、编写教材讲义,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引进行业课程,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不断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度、与岗位群需求的达成度。

    学校实施“百千万英才提升计划”,对学生分类培养,在专业方向细化、课程模块设置、实习实践平台搭建、课题项目参与等环节,积极探索实践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采取“导师制+项目化”,将学生分成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三类,每名学生至少进入一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至少有一名学生,低起点、缓爬坡、高落点地持续推进,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强起来,实现“把普通学生变成优秀学生,把优秀学生变成卓越学生”。

    点燃新质生产力人才引擎

    安阳工学院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反哺专业建设,锚定工科优势和航空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集中资源力量夯实专业建设基础,打好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层次建设、高效率改革、高频次突破、高水平成果攻坚战,先后在国家一流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课程、国家教学比赛、国家教师荣誉等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一流课程两门,一名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在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累计获得特等奖7个,走出了一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建设基本路径,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提质增效提供了参考样本。

    (赵卫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