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产业教育双轮驱动 激活粤西乡镇新动能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中的教育担当和作为
崔国汉 孙士连 黄丹丽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探索

    前不久,在驻镇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珠海城职院”)携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成功促成农光互补项目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丽岗镇赤坎村落地。该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融合了循环生态农业与光伏产业,是一次深度的绿色创新实践。它的落地实施,将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珠海城职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口帮扶化州市丽岗镇。学校在“做精”“抓细”“建美”上下功夫,紧抓学校对口帮扶赤坎村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大机遇,促进当地产业兴、科教兴、民生兴,培育特色产业新动能,擘画绿美圩镇新画卷,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镇一业”

    撬动强镇兴村富民产业

    在珠海城职院的帮扶下,赤坎村成功引入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等现代化特色项目,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凭借着珠海市提供的22万元重点扶持资金,并通过强化恒温控制等核心技术,养殖业实现了蓬勃发展。

    产业兴,则县域强。珠海城职院发挥高校人才智力科技优势,致力于推动丽岗镇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学校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倾力打造“一镇一业”优质品牌。

    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创新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珠海城职院以创新为翼,引入智能科技与管理经验,激活了自动化桑蚕养殖与特色农产品项目的澎湃活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二期自动化厂房的建设约1500平方米,带动30余名村民就业。

    同时,学校与茂名农科所、化州众聚兴合作社等深度合作,携手引进“西瓜红”“冰淇淋”等优质番薯品种,并改良种植技术,显著提升了农业产出。学校还采用“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模式,在低坑村设立百香果咨询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种植指导,推动“百香果”“丽岗番薯”等优质农产品项目的持续发展。

    在现代技术支持下,赤坎村实现了高效农业生产,拥有约280亩的自动化种桑养蚕基地和近250亩的淡水龙虾养殖区。学校联合珠海供电部门在低坑村促进农业多元化发展,新增种植的100多亩百香果,预计年产值可达400万—500万元,能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80余人。

    春风化雨

    以优质教育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丽岗镇有许多留守儿童,而学校的设施却相对陈旧落后。为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珠海城职院等单位积极协调合作,共筹集资金120余万元,以“提质换挡”为契机,全面提升丽岗镇中小学的硬件设施,为乡镇的未来培育更多希望之星。目前,丽岗镇农村学校换上了3000余套全新课桌椅,配置了10余套现代化教学平台。学校联合珠海市教育部门,援助丽岗镇中心小学建设了一座体育馆、扶良小学建设了一个“同心园”运动场、赤坎小学建设了一个育人广场,共建了两个图书室并捐赠了1万余册图书,捐赠了115台电脑、1台多功能打印复印一体机以及打印墨盒等。 

    软件提升与硬件改善同步推进。珠海城职院勇于创新,以翻转课堂的形式,结合“引领—兴趣—学习”的教育理念,精心打造“430课后服务课堂”项目,为偏远的扶良小学带去羽毛球、书法等丰富多样的兴趣课程。

    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构建“耕读+”劳动教育体系。学校通过设立“耕读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中培养品德和实践能力。

    消费帮扶

    激发持续发展生产内生动力

    为帮助当地农产品走出乡村,珠海城职院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努力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学校共集中举办了5次消费帮扶活动,推广了化州橘红产品等农副产品,累计金额近50万元。同时,学校与组团单位合作探索“四个相结合”的消费帮扶模式,派专业团队到当地开展电商培训,全力支持当地网店经营。

    为拓展销售渠道,珠海城职院精准对接消费帮扶需求,实现“双对点”匹配。学校通过稳定组团单位需求,巩固农民合作社供给,全面推动产品销售直通直达。珠海城职院创新性地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模式,积极与珠海、茂名等地的线下实体帮扶点以及茂名墟、电商超市等网络平台展开深入合作。

    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推广,为乡村经济的繁荣作出显著贡献。截至目前,学校已成功帮扶销售了化州橘红、荔枝龙眼干、百香果、鸡蛋、番薯等农副产品,累计销售额约400万元,让“土特产”乘上“云推广”快车。

    珠海城职院积极服务“百千万工程”,犹如明灯照亮了丽岗镇乡村振兴之路。山水万程,步履不停;笃志前行,虽远必达。学校将继续倾情投入,助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崔国汉 孙士连 黄丹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