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让每名幼儿勃发自主成长的内生力量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幼儿园“生态健康课程”谱系循迹
王銮美 季俊昌

    1989年建园的东营市实验幼儿园,是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省级示范幼儿园。35年来,该园在“发展儿童”、建构教育哲学方面从未停止过探索与实践。特别是2002年,在山东省率先实施了“儿童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历经十几年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东营市产生了较大影响。自国家倡导“大健康”理念以来,该园与时俱进,结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文件要求,在前期探究的基础上,开启了“生态健康课程”创生实践,为幼儿撒下一粒生态健康的种子,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生命幸福完整成长,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实践研究著作8部,“幼儿健康教育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等两个专题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资源库,课程改革经验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建构形成“相融共生 完整成长”的“生态健康教育”理念体系

    东营市实验幼儿园在推进“生态健康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每个生命个体都具有自主发展、自为生长的内在特性和内生力量,教育的重要意义就是唤醒生命的主体性;当为生命创造了适合其生长的生态系统时,生命的健康成长就会呈现蓬勃气象。该园深知,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建构并完善理念体系,才能引领“生态健康教育”高质量实施。基于此,该园在探索中建构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健康教育理念体系。一是“生态健康教育”哲学:顺应天性,自主生长。二是“生态健康教育”育人理念:为每一粒“种子”积蓄“破土”的力量。三是生态健康教育形象系统:教育图景——每名幼儿都是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幼儿形象——友善、睿智、阳光、自信;教师形象——仁爱、智慧、协同、创新。在践行理念的过程中,“生态健康教育”已然成为全园上下的教育信念和目标追求。

    构建朝向“自然生态 生命完整成长”的“生态健康课程”体系

    东营市实验幼儿园秉持“儿童即课程”这一课程观、“自然生态 生命完整成长”课程育人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三维型”“生态健康课程”体系。

    第一维是“五域融合”的基础课程。以山东省编教材为主,将上海、江苏等地的多套教材进行统整、筛选;整合五大领域内容,着眼于幼儿基本的经验,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沿着“预设+生成”的活动路径,构建基础性课程,以此丰富每名幼儿的多样体验和切实感受。第二维是“生态健康”的园本课程。包含4个分课程:一是融合创新的“四化”健康课程,即园本化体育活动、社会化实践活动、互动化亲子活动、民俗化游戏活动,体现园本课程实践的传承、创新与深化、升级。二是以情驱动的“身心”全域课程,包括追随兴趣的主题情境课程、以爱育爱的心理健康课程。三是以儿童为本的“本真”游戏课程。该园重新定义“游戏和课程”,通过创设自然生态、充满探究、富有生命的户外游戏区域,优化拓展体验营等区域,确保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绽放“本真”游戏样态。四是化育生命的“生态健康课程”。依托“黄河入海口”本土环境和生态文化,该园构建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存、外在课程和内部课程融合的立体化“生态健康课程”。第三维是“多元智能”的拓展课程。包括强体益智的智能课程、厚植家国情怀的节日课程、提升劳动技能的厨艺课程、发展审美情趣的创艺课程、充实丰富人生的阅读课程等等。“生态健康课程”体系是完整的、全面的、立体的,各种课程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动态生成,源源不断地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注入生态力量。

    构建完善“多维立体”的“生态健康课程”评价系统

    东营市实验幼儿园的“生态健康课程”评价,与课程理念、课程实施以及课程管理等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形成幼儿发展与课程建设相互作用、彼此支撑的评价系统。

    一是优化“双轮驱动”的评价联动机制。“一轮”是核心团队,做好顶层设计,确立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权重系数,制定标准样表;另“一轮”是执行团队,根据负责板块进行个性化等级指标描述,在实践运用中不断优化。“双轮”分工明确、联动配合,确保评价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完善“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实施聚焦生态健康核心指标的量化评价、指向五大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综合评价、凸显个体优势领域发展的多元评价,让评价真正成为激励每名幼儿全面发展的动力。三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结合评价指标和幼儿表现,形成近13万条幼儿发展数据,借助“互联网+网络数据平台”,为每一名幼儿的全面发展进行数据分析,利用雷达图将多维数据可视化,为幼儿均衡发展、健康发展提供精准支持。

    (王銮美 季俊昌)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