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三大举措构建“AI+”数字化教育新模式
童俐 叶卫霞 汪晟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省内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作为首批入选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的高职院校,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积极运用AI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努力实现高职教育智能化、个性化发展。

    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杭州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自2023年6月起,通过多种途径探索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相结合,引入图像AIGC,实施漫画设计、广告设计、空间创意设计等课程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手段,探索“人工智能+设计教育”的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推进各专业数字化转型。学院围绕培育理念、项目发展、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拔尖艺术设计类人才,并取得一定成果。

    实施数字化发展理念,瞄准人才需求适“新”而动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院积极响应时代潮流,加强数字化育人理念及各类AI课程建设,为人才培养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学院积极参加和组织相关讲座、论坛和培训,使教师团队学习掌握行业动向、先进技术和教学理念,并在“全国数据智能产教共同体——智能数字创意设计专委会”中承担重要建设工作。

    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模式。在专业课程中重设课程体系,融入AI相关课程或模块。如与洛可可水母智能共同研发AIGC漫画课程教学内容,基于触手AI漫画设计全流程,重新设计课程内容,推动AI技术与设计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此模式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是传统教学模式效率的5倍。在教学中,“触手AI”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可借助此工具快速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从而深入理解漫画创作、角色设计等知识。触手AI中的实际商业项目案例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助力他们设计更具生动性、互动性的教学方案。

    实施项目化培养方式,提升人才能力聚“力”创新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和艺术创作必须主动应变求变,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和艺术创作中的新途径。学院与多家头部企业合作,开展阿里橙点、CIT创意、AI漫画师、AIGC空间创意设计实战训练营等创新课程,实现了跨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并以项目化、实战化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校企携手从应用角度开展人工智能创意设计研究,系统化探索全设计领域的生成式AI技术应用,积极构建高质量新文科建设的实践路径。

    校企合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产业联动。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培训,推动技术与艺术交叉融合,学院与水母智能、无界AI等多家企业共同开发“AIGC+”系列课程。“AIGC+”课程由校企教师共同授课,企业资深大咖亲自参与课程设计研发、团队教研活动以及现场授课。学院与九鼎装饰集团、金正文化、居然设计家等企业携手合作,通过工作室方式导入垂直项目,以“数字化师徒带教、案例预存”教学方式,开展课程研发、项目合作,促进人工智能与设计专业之间的融通,推动数字经济时代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的发展。

    实施企业化实训培养,促进人才就业提“质”升级

    学院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奋力抢抓教育数字化发展机遇,着力加强教育数字化人才培养,以数字化推进AIGC赋能艺术人居专业群建设。以校企合作、协同教育的培育机制,不断加强学生对AIGC的整体性认识,拓宽国际视野,以“数智”赋能创意设计。

    以“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主线,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提升“人工智能+设计”专业对产业的适应性,与九鼎装饰、居然设计家三方合作建成拥有75个工位的“九鼎数字交互实训室”,配置居然设计家3D云设计软件供师生开展室内设计、软装设计、施工图设计、预决算等岗位实训。与大技狮科技等诸多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门就业育人项目,搭建平台输送实际项目供学生实操,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真岗实习,表现优秀者直接实现就业。

    未来,艺术设计学院还将继续深化AIGC赋能教学建设,将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养、智能素养以及设计创新思维上,有意识地培养具备AI思维、有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童俐 叶卫霞 汪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