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过一种健康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中心小学乡土视角下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
丁伟伟 赵晶晶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要在学科类课程标准中“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的同时,“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正式与学科课程并轨,成为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式。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中心小学在乡土视角下努力探寻了一条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

    学校地处苏北乡镇,东靠景色怡人的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临风光绮丽的骆马湖。以“过一种健康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有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健康而完整的生活,不断提炼符合学生生长规律的跨学科学习主题,注重活动内容的结构化,以促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深化。

    一、乡土资源深挖掘

    乡土资源是学生将已学的书本知识应用于真实生活的重要载体,基于乡土的活动课程更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晓店中心小学地处偏远农村,有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动植物资源,也有多彩的地方艺术、历史文化,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素材数量多、覆盖面广。近年来,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突破口,统筹用好各类乡土资源作为强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进行考察、交流、体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家国情怀与乡土意识。

    学校与湖滨新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农产品基地和纪念馆、体育场馆、城市公园、旅游景区等几十家单位建立了常态化的协同机制,并得到了它们对教育的大力支持,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纸’尖生花”跨学科主题活动,其主题来源于学校的特色课程——剪纸。教师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以“弘扬和传承非遗传统文化”为跨学科学习引领,提炼驱动问题“剪纸艺术是如何演变的?”在探究中将主题优化细分为“走近剪纸艺术”“作品我欣赏”“技艺我创新”“非遗我传承”4个小主题。将语文、劳动、美术课程建立起内在逻辑关联,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切入点,拓展整合国家课程与校内、校外与主题相关的实践素材,通过整体感知、研读深化、实践体悟、艺术升华等环节,活动主题层层递进、层层深化,唤醒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此外,学生积极参加市、区和街道社区的剪纸活动并在活动上展示、互动、交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森林公园等热门旅游景点处“摆摊”,为过往的市民与游客展示和推广剪纸艺术。学生成为传承和推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自觉行动者和非遗文化交流的小使者,增强了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学科融合炼主题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对传统分科教学的超越,强化关联多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和学生经验,以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真实问题。突破“学科本位”达成综合育人目标的核心环节就是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归纳整合形成主题。近年来,学校以综合育人为本、以乡土为基、以跨学科为径,不断优化活动主题,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从“浅表”走向“深度”,从整体育人的视角去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内容与实施过程。

    以“可爱家乡”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教师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大主题细分出若干小主题链:一年级“家乡特色我来寻”,二年级“家乡方言我来学”,三年级“家乡非遗我传承”,四年级“家乡美景我来讲”,五年级“家乡美食大搜罗”,六年级“家乡,我的骄傲”。螺旋上升的主题序列将跨学科的教学实践贯穿起来。每个小主题里又细分出进阶性的小任务,如四年级的“家乡美景我来讲”分3个小任务:一是“用脚丈量”,学生通过历史文献查询、价值考证等感受景区的历史人文内涵;二是“用眼观察”,在策划考察方案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现场观摩遗址文物等方式感受家乡历史文化;三是“用心感悟”,回顾前期的活动体验后,思考以“家乡故事我来讲”“家乡美景我宣传”等多种形式展现成果,以此帮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深刻地理解并实践跨学科学习。进阶式的活动设计使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素养和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三、评价体系再建构

    在跨学科学习中,评价体系的再构建尤为重要,相较于学科评价更强调评价的综合性,更彰显了核心素养导向。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制定评价机制。一是明确评价目标。在跨学科学习评价中,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势,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亲乡土、跨学科的学习中全身心接触完整的生活世界,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重点培养学生在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4个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丰富评价内容。评价设计聚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八大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组织与规划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自我反思与管理能力。三是创新评价方式。跨学科学习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能力表现,活动评价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针对各年级的学生差异,根据不同的年级进阶式任务侧重于不同关键能力的评价。在真实性、开放性和迭代性的挑战性任务中,以素养为导向,全面落实评价育人。如一年级重点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四年级重点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判断学习结果,更要依据核心素养判断学习过程。学校在做好评价顶层设计的同时,结合学校“健康学生”云平台,建立档案袋与评价量规考查学生。

    跨学科主题活动不断迭代更新,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以综合、全面的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学生发展的特点与时代要求出发,以乡土地理资源为载体,融合各学科知识,遵循学生的成长来设计主题序列,创造性地设计合适的成长主题,让学生对主题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丁伟伟 赵晶晶)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中心小学乡土视角下跨学科学习的实践路径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20/10/ZGJYB2024062010_b.jpg 10 中国教育报 11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