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湖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金融学院)
新文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梁会君 史长宽

    湖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金融学院)立足浙江和湖州现实、传承浙商精神,围绕培育应用型人才、服务长三角的宗旨,秉持“以生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切实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社会需求广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新文科背景下,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学院对教学理念进行了全面更新。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其次,强调“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跨学科融合成为趋势。因此,学院教师积极打破学科壁垒,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再次,倡导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使其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最后,坚持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将教学的重点聚焦于学生产出,强调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达成方式以及达成度的评价,教师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重构教学内容

    在当今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号召,致力于重构教学内容,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夯实学科基础,拓宽知识边界。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对经济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例如,开设了“数据分析与处理”等系列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经济管理新理念和新技术。其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深度融合。学院积极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其一,学院与财通证券、浙北大厦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项目,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营中,深入了解行业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其二,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热点问题开展专题教学。例如,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部分专业开设“浙江经贸专题”等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当前浙江经济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绿色经济等重要战略部署及发展现状,并结合本土企业案例,总结典型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为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提供指导。再次,课程思政有效升华。改变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简单相加、同质化、“硬插入”等痛点问题,按照“挖掘元素—有效融入—全面升华”的思路,依托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我发展三个层面,多视角多层面挖掘思政元素,将无序、分散的思政元素与经管元素相统一、相互支撑,把思政案例有效融入课程知识单元。思政融入不仅是“如盐入水”,而且会发生“化学反应”,不断向上提升,充分实现协同育人效果。

    三、创新教学方法

    学院立足文科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背景,积极构建多情境、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虚拟仿真实验法。学院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模拟真实的经济管理环境和业务场景,如国际贸易模拟、企业经营模拟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管理的运作机制和业务流程。其次,案例行动学习法。将案例教学法与行动学习法相融合,对相关教学因素进行重新设计,对线上、线下教学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逐步完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线上线下的强逻辑关联和深度融合。课前导学以学生自主学习、线上教学为主,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布置案例并且设置任务点,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自主预习案例材料,形成自己初步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案,并由各小组进行汇总,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对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评价。课中研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学生是整个过程的中心,以线下课堂为主,配合线上进行教学。教师在对课前发布的案例素材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进行随机提问,学生进行反思或总结,然后通过小组探究不断完善方案。课后促学以线上和线下结合为主,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完成对教学的整体反馈。再次,专题研讨学习法。将教学内容学习专题设置成学习模块,学生按照“确定研讨题目—收集资料—案例或文献分享—讨论—总结反思”的步骤完成专题研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AI技术应用法。将AI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利用AI声音克隆和数字人,生成信用证支付教学视频;用AI大模型辅助教学案例的编写;AI绘画工具在线生成动画作为多模态教学内容的补充;等等。

    四、优化评价体系

    针对以往教学评价单一、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学院努力优化评价体系。首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除期末总结性评价以外,进一步加强过程化考核,从知识掌握、技能操作、过程参与、素养提升等多个方面全过程跟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优化“过程+总结”、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评价体系。其中,知识掌握层面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打卡、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技能操作层面主要评价学生实验技能操作、企业实践等;过程参与层面主要评价学生课堂活动参与、课前/课中/课后讨论情况等;素养提升层面主要评价学生小组合作、汇报分享、专题学习、学科竞赛和科研参与情况等。最后,强化评价反馈与指导。对学生的线上学习、线下课堂等表现进行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根据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通过线上论坛、微信群等方式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本文系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从‘线上+线下’混合走向融合的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jg20220711]、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字贸易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新文科建设探索与实践”[220602267223047]的研究成果)

    (梁会君 史长宽)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湖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金融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20/10/ZGJYB2024062010_b.jpg 10 中国教育报 11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