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以小见大”促创新 “三项抓手”谋发展
梁芷铭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一门“大”课。要把这门“大”课上好,往往需要从“小”处切入。近年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构建“大思政课”格局,着力谱写“三全育人”合奏曲,不断推进思政课发展走深走实。

小处着手 建好“大思政课”

    (一)以“小角度”切入 建好思政课“大课堂”

    一是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学院构建“四级进阶”实践大课堂,完善实践育人体系。第一阶段,以道德和法治体验为主,设置爱国奉献·厚德行远等系列,使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道德法治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阶段,以红色文化体验为重点,设计走进红色场馆等系列,使学生深刻理解百年党史和初心使命。第三阶段,以体验国情、社情、民情为主,设置“感知时代 勇担大任”主题系列,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第四阶段,依托学校技能进阶周,组织学生参加系列活动竞赛,提升学生思政实践技能。

    二是以“大思政课”建设为切入点。学校党委将“大思政课”建设问题作为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推动学校各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颁发了《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形成目标明确、体系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协同发力的“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机制。

    (二)以“小资源”切入 搭建思政课“大平台”

    一是用好课题资源搭建科研平台。学院统筹年度科研工作,收集整理国家各类课题申报信息,不定时发布区内外学术会议等科研信息,形成“科研闹钟”机制,强化科研紧迫感,实现马学科研究重点、热点问题与教学紧密结合。先后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门委托课题1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4项,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15项,广西高校统战理论研究课题5项,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15项等,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出版思政教学辅助读本和著作。

    二是用好社会资源搭建培训平台。学院与辽宁世纪教育研究院、广西高校教育投资集团等深度合作,建设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基地,共研共创具有自主产权的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加深校企合作层次。与广西旅发集团等大型市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派教师到红色旅游基地讲解学习和开展讲座。深入开展广西高校马院集群共建帮扶工作,举办全国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暨思政课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培训会。2023年,马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梁芷铭教授获“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拔尖人才”称号。

    三是用好馆藏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学院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建设,先后走进湘江战役纪念馆等地,开展“行浸式”思政课20余次,赴河池市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等乡村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14次。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联动中,营造出“人人学理论,处处是课堂”的浓厚氛围,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情区情、发展成就、文化传承。学校还在自建的“复兴之路”实践教学体验馆、“壮美广西”实践教学体验馆等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活动。

    (三)以“小渠道”切入 建活思政课“大师资”

    一是专兼职教师渠道增强“大师资”效度。学院设置思政专任教师岗位,挖掘不同岗位、行业的兼职思政课教师资源,形成专兼职结合、跨界跨行的教师资源库,切实拓展“大思政”社会课堂,做到了既在课堂上讲理论又在校园中进行思政实践,既在学习中加强价值引导又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理想信念。学生通过“微电影”拍摄、实践基地演讲体验、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等载体,在不同形式和渠道的印证中知晓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二是名家大咖渠道拓展“大师资”深度。学院邀请河北大学、温州大学等知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专家教授到校举办教学科研讲座,助力马院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成长,使新进教师在考取资格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是在线课堂渠道拓宽“大师资”广度。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周末理论大讲堂”、思政课教材使用等线上培训,抓好原创性教学在线资源的创建和制作,使在线课堂水有来源、学有载体,“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制作了原创性教学视频资源19个,涵盖了各章节及细分知识点,经观察学生使用率、完成率实现在线课堂新高。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专家在线教学,突破地理空间时间限制。

强化管理 抓出好成绩

    (一)狠抓组织管理

    学校领导参与思政课教研常态化,深入基层,定期研究,积极参与推进马院建设。建齐马院行政机构,分课程设置专门教研室,配备专门教研人员。强化教学督导,加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针对教学薄弱教师重点听课,开展同行听课活动等。

    (二)严抓教学管理

    学院从四个方面严抓教学运行各环节的管理,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重要保障。一是“实”,学校严格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足额开设实践学时,各门课程制定实践教学方案。二是“全”,学院现已制定《马院教指委工作细则》《马院教学竞赛管理办法》等15项教学管理制度,把教学全链条、全过程纳入到制度管理中,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常规化。三是“活”,学院对教学常规管理较为灵活,注重日常检查与指导相结合,不定期进行抽查,期中进行普查,出现问题及时反馈。四是“严”,教师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严格开展教学检查,对教学质量常抓不懈。

    (三)实抓队伍管理

    学院构建“六措并举”的教师队伍培养和管理机制,实现教师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共同提升,为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教学改革提供支撑。一是每年年初制定年度比赛方案,确定各项参赛人选,每位参赛教师配备一名导师,在老带新中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二是每学期派出多名教师赴校内外党政机构挂职锻炼,加强实践经验积累,促进职业技能全面提升。三是实施思政课教师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推动形成队伍发展合力。通过“六措并举”夯实教师队伍建设根基,截至目前,高级职称占比达24%,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占比达99%,“双师”占比达68%,朝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大步迈进。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梁芷铭)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4-06/20/07/ZGJYB2024062007_b.jpg 07 中国教育报 8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