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实施八大举措 落实立德树人
——西安工业大学推进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的思想政治教育
张晓宾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是工作原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工作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是工作遵循。西安工业大学坚持“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实施八大举措,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   

    用心灵对话学生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读懂学生,方能赢得学生,进而实现与学生的同频共振。在学生入校前、在校、毕业前三个阶段,定期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家校互动等方式,把握学生发展的诉求点、找准学生成长的支撑点、探寻学生成才的突破点、捕捉学生成功的兴趣点,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用思想引领学生

    把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西安工业大学通过开展“一月一主题”教育,内容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校史、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文化等。教育形式契合专业特点,创新开展手绘“四史”、中国精神“接力讲”、“打卡”红色地标、聆听历史见证者的声音等,实现“五育”并举齐推进,融合育人向未来,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引领的说服力、感召力和时代性。

    用课堂引导学生

    畅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用马克思主义赢得青年、召唤青年,引导青年做新时代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抓实“四个课堂”上下功夫,第一课堂以理解把握理论知识为基础,第二课堂以提高综合素质为支撑,第三课堂以生活实践应用为目的,第四课堂以深化拓展知识为补充。在“三师同堂”上务实效,搭建思政课教师、学工干部和校外讲师的协同育人课堂,实现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现场教育有效衔接,让学生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转化为行动自觉。

    用活动培育学生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不断增强学生“四自”能力。西安工业大学通过办好开学、表彰和毕业“三大典礼”,将文化传承、榜样示范和精神激励相融合,上好“典礼育人”的“大思政课”;开展心理健康、法治安全、诚信感恩、健康活力类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进而提升自我。

    用规范管理学生

    画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绳墨线

    提高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水平,着力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将规范刻印在心里,外化为自觉言行,推进管理育人走深走实。厘清“管”和“理”的关系,以“理”为始,达到管理的目的,实现从“管理就是服务”到“服务就是管理”的理念转变。学校通过细化完善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增活力的目的,引导学生养成规矩意识、制度意识、规范意识和纪律意识。

    用实践锻炼学生

    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以大视野、大载体、大目标推动理论思政与实践思政、校园思政与社会思政有机融合,通过构建“生活中选题—答辩中析题—实践中解题—总结中悟题”模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围绕助力乡村振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法治宣传、志愿服务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亲身参与中直面社会现实,在服务群众中担当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中加强锻炼,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用网络涵养学生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

    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发挥网络育人新优势,用网络思政涵养学生高尚道德品质。“西工琢玉网”坚持“思想引领”,遵循“内容为王”的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体系和接受方式呈现内容,通过互动答疑解惑。聚焦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服务学生成才需求,梳理学习重点、打通生活堵点、破解成长痛点,从而提高网络资源的点开率、点看率、点赞率和收藏率,真正为学生成长发展助力。

    用身教示范学生

    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心骨

    倡导全体教师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作表率,以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目标,言传身教、示范引领,为学生筑牢主心骨。以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成为“大先生”为职业目标和要求,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榜样,在学生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张晓宾)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