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三尺讲台育桃李 匠心筑梦写春秋
——聚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唐海珍 彭姗姗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重要的基础工作。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在教育上的既定方针,在教师发展和团队建设上持续发力,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要务,梯队建设各级教师教学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其中,由张帆教授领衔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专创融合,构筑新型育人模式

    张帆教授团队是湖南省“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由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组建而成,正高级职称占比35.71%,博士占比35%,平均年龄42岁。

    团队负责人张帆是一名“85后”年轻教授。作为食品科学博士、生物学在站博士后、湖南省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帆教授在教学与科研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带领团队成功立项国家教育部门环境与食品安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将立项的科研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分解,分配给专业团队的学生开展科研实验,既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

    团队成员积极探索实践“三业贯通、专创融合”新时代食品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照行业和产业最新发展需求,做优特色专业(群),实现“专业—产业—职业”之间的结构性匹配。在这一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张帆教授和团队成员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多项比赛,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从2018年到2023年,由张帆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指导完成的多项学生课题作品均荣获全国性奖项:2018年,“一种生态葛仙米花浆产品的研制”代表学校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2020年,“‘菓然’系列特色果酒——科技助力,打造‘一地一品’果酒生态”荣获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2022年,“一款基于新资源食品原料的新型保湿修复面膜”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23年,“微藻食光——科技助力乡村生态葛仙米产业化升级”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这些科研成果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指导并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和学习生涯,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为学生开拓专业视野提供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和未来发展;推荐学生进入食品检测行业工作,引导学生成就职业梦想;鼓励学生继续学业深造,指导学生报考研究生。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多名学生考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团队成员坚守三尺教坛,默默耕耘,追求卓越,用心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演绎每一节课的精彩。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们还孜孜不倦地从事科研服务,通过科创助推乡村经济振兴。

    科技赋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以做智慧协作型教师团队为目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努力发挥雁阵效应,经常带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外出调研,为他们创造社会实践机会。

    在2018年—2020年暑假,团队教师分批带领学生走访怀化靖州、郴州宜章、长沙宁乡、广西百色、山东威海等城市的16个乡村,在调研中发现乡村大量水果滞销、腐烂,多地鲜果浪费率高达70%以上,不仅严重影响果农收入,烂果也污染了周边环境。这一情况激发了团队成员要用专业改变现状、帮助农民致富的决心。为了减少水果大量浪费、提高果农收入、振兴乡村经济,团队成员决定利用科技力量扶持发展潜力大、见效迅速的水果深加工产业,进而帮助全国各地的众多果农走出水果滞销量大、收入偏低的困境。

    团队成员通过环境与食品安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与湖南天国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红湘之梅酒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蛹虫草发酵杨梅酒,利用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杨梅酒口感不稳定的问题。这一项目在湖南红湘之梅酒业有限公司落地一年之后,杨梅酒的消耗量和销量都有了显著提高,果农的年均收入增加了数万元。这一客观数据激发了团队成员的信心,准备继续重点调研曾经贫困县的特色水果产业,打造“一地一品”原生态的特色果酒模式,在水果种植基地建立独具特色的水果深加工产业,从而实现科技助农,帮助脱贫乡村进一步实现产业振兴。

    校企合作,携手共育“工匠之师”

    此外,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管齐下,加强校企合作,携手共育“工匠之师”,增强“双师”硬实力。

    一是团队立足岗位,苦练教学能力。团队教师根据职业规划,分批到企业顶岗锻炼,学习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把企业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实践技能,团队教师参加教学能力竞赛、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其中曹珍、陈岚、胡肖容、于婉婷4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和技能竞赛一等奖。

    二是团队立足产业,提升服务能力。团队成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成果转化。2016年,团队成员通过系列科学研究,与实践基地长沙藻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新技术,延长葛仙米的保鲜期,并以葛仙米鲜品为主要原料,开发了“葛仙米花浆”“葛仙米酸奶”“葛仙米面膜”等系列葛仙米产品,形成产业转化,从而解决了新资源食品原料——葛仙米因人工养殖技术不成熟所致的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在张帆教授的带领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近5年来,该团队成员中有1人荣获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得湖南省“楚怡”教学名师称号,7人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团队成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科研成果奖5项,立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团队教师主持国家、省部级、地厅级课题50余项,荣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12项;团队指导的学生荣获国家、省级技能竞赛奖15个、创新创业奖15个。

    怀揣初心,矢志教育。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从社区学校到企业园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从逐梦到筑梦,脚步从未停歇。新时代,新征程,团队将继续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团队建设高质量发展!

    (唐海珍 彭姗姗)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