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东方红小学
国防教育创特色 踔厉奋发育英才
刘洪飞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东方红小学始建于1968年。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求实创新”为办学宗旨,走内涵发展之路,构建红色和谐校园,努力实践“红色基因 代代相传”办学理念,以“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办学目标,全面实施“国防教育有特色、红色教育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办学特色,形成德育管理“美而活”、教育管理“实而新”、教师管理“严而序”的格局。

    少年军校建设制度化,育人有力度

    2023年11月21日,郯城县委宣传部门、武装部门、教体部门在郯城县东方红小学挂牌成立了“郯城县少年军校”。学校依托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和挖掘少年军校特色的文化内涵,并充分利用好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主动走出去,深入到社区、红色展馆,利用所展示各种历史遗留物件、革命英雄事迹,直观、形象地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体会中国劳动人民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学校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形成本校的“四个结合,四个落实”教育特色。以少年军校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发挥国防教育的优势特点,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切实做好提升学生素养的“十个一”活动:会唱一首红色歌曲、绘画一幅国防手抄报、读好一本爱国故事书、写好一篇红色书籍读书心得、讲好一个红色故事、写一封给解放军叔叔的信、参加一项红色运动会项目、做好一个军体操、走进军营参加一项体验活动、熟悉一个英雄事迹。

    少年军校活动常态化,内容有长度

    学校在思政、语文、音乐、美术等各学科日常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例如在八一建军节,组织学生到县消防大队进行慰问、观看消防演习等。    

    学校在《国防教育课程纲要》中,对少年军校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系统阐释,丰富校本课程体系,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深度融合,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弘扬沂蒙精神,树立强大国防意识”系列课程体系,将少年军校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撰写国防教育读本。例如武器装备模型、著名国防名言、现代军中英模、英雄革命故事等,都是少年儿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重要内容。

    学校会安排每月一次的国防教育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借阅国防教育书籍,在教师阅览室阅读国防教育报刊,从中选用合适的范例进行教学创新设计。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方式,既能使国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通过多媒体结合社会热点对小学生进行国防宣传教育,更易于学生理解消化。

    少年军校文化系列化,内容有深度

    学校积极构建少年军校环境文化,不断加大国防文化在其中的养分,将多姿多彩的“小军人”活动体验、意蕴深远的国防教育理论、广博丰富的军事刊物、摧山搅海的武器装备、气壮山河的红色革命故事、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发愤图强的军人风采等内容,通过多种载体进行形象表达。同时活化固态文化,做到面面墙壁会说话、角角落落能育人、时时处处滋养人的浓厚氛围,构建起从声音到形象到心灵的“一校一品”特色国防文化育人体系。

    学校打造了富有特色的“红领巾活动室”“国防教室”“消防教室”等实践阵地,中队辅导员们在这里商议团队活动,定期组织队员参观,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各中队举行主题队会,中队辅导员查阅资料。少先队员们则在这里自己动手制作科技小发明、国防小制作、绿色小制作、经典诵读、国防知识征文、书法绘画等成果展示活动。大家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情感,从而提升少年军校的育人价值。

    学校还着力打造“一班一品”特色军校班级文化,坚持在班级黑板报、主题宣传栏中充分融入国防元素,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包括国防手抄报、书法、绘画作品等,每一次的主题创作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每月一更新,“见字见画见精神”的班级文化,实现“红润人心、德文兼修”的育人目标。

    学校还积极拓宽学生阅读国防书籍的渠道。扎实开展班级图书角建设评选、读书指导课、亲子阅读、师生共读、阅读社团活动、读书之声、图书漂流、阅读活动汇报演出暨成果展示会等活动,营造多元、立体的读书环境。可于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开展班级阅读活动,每周二和周四进行午间阅读。

    少年军校育人立体化,视角有广度

    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国防文化资源优势,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在“广”上做文章,拓宽延伸教育视角,增强教育成效,将校园描绘成一幅立体生动的“国防知识画卷”,邀请媒体联合宣传报道,吸引公众视线,形成有广度的“少年军校”品牌。在实践中,学校着力打造少年军校的行为文化,将国防教育抓先抓早,每学年都邀请退役士兵或现役士兵对学生进行军训,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异,通过军训体能的规范训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身体素质好、精神风貌佳的“小军人”。

    学校根据孩子们敬慕解放军、热爱解放军、喜欢迷彩服这一特点,顺应学生的兴趣和愿望,从各中队选出优秀少先队员定期到军营进行学习体验。聘请退役军人走进校园进行军体操表演、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学生牢记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激励学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学校广开育人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党史、国防史学习主题教育,引领全校师生“学党史、感党恩,强信念、跟党走”。坚持把国防教育课“搬进”烈士陵园、郯城县党性教育基地(鲁南第一支部旧址)、临郯青年救国团团歌诞生地、郯城大捷遗址、马头战斗遗址等国防教育基地。活动中通过班会、团课、队课等形式,开展唱红歌、读党史、讲国防英雄故事等主题活动。活动有主题、有计划、有教案、有作业、有检查,还综合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深层次进行宣传。

    总之,少年军校建设的目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未来,郯城县东方红小学必将投入更多的力量和智慧,深入推进“少年军校”特色品牌建设,以军校文化的“魂”引领学校、教师、学生发展,让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少年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东方红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刘洪飞)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